[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白及灰霉病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15352.4 申请日: 2021-12-28
公开(公告)号: CN114467540A 公开(公告)日: 2022-05-13
发明(设计)人: 贺前琴;贺前莹;龙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施秉县万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7/06 分类号: A01G7/06
代理公司: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代理人: 李剑
地址: 556200 贵州省黔东***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白及 灰霉病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白及灰霉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扫把制作:收集草木灰备用;白及盛花期后,用竹扫把将漂落在白及叶面上的大量花粉、花瓣、花托打扫干净,使之落入土内被微生物分解;把漂落到叶片上的花粉、花瓣、花托打扫干净过后,用草木灰撒在白及植株叶面上,杀灭灰霉病菌。60-80年代时期,草木灰还是广大农村主要的农业生产肥源之一。灰霉病是一种菌丝体,申请人发现,灰霉病遇到草木灰就会被杀灭控制,而草木灰对白及不但没有伤害,反而还具有施肥的效果,能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肥料成分,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培肥了地力,优化了土壤性质。该方法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可增产20‑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白及灰霉病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

技术背景

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供药用,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疗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

在我国民间作为药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多种中成药的原料。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白及假鳞茎中富含大量水溶液性多糖,其化学成分是葡萄甘露糖,是白及胶的主要功能性成分。白及多糖胶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品增稠剂,并具有减少刺激性、保护皮肤、延缓衰老等功能,可应用于日化产品,同时还是安全性较高的医药原料,性能卓越的药用辅料和有相当发展前景的生物医学材料。随着医药界研究的不断深入,白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导致需求量越来越大,据2014年统计国内年使用量已达数千吨。在价格的刺激下,野生白及遭到过度采挖,采挖时大小不留,价格越高,挖得越干净。由于白及以假鳞茎进行繁衍,这种采挖方式就造成白及野生种群发现一片被挖一片,随之也就灭绝一片,致使资源量急剧减少,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一稀有濒危植物》第1册收录,同时也被写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种类。

由于市场需求量巨大,加上野生资源枯竭,市场价格一路看好。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农民从事白及人工栽培,贵州白及还成为了中国白及的主要品牌,规模以上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以上,素有“中国白及之乡”之称。

申请人从事白及种植已有10余年之久,经历了探索、起步和发展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已建成白及科技试验、示范种植基地200亩,取得了良好的科技成效。但是,也还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困难和问题,也就是白及灰霉病的普遍发生,这一难题严重制约了白及产业的种植发展。

经过申请人的深入探索研究发现,白及诱发大规模灰霉病现象的主要因素是白及植株内在生长特点特性条件造成的,其发病机理如下:

1. 灰霉病的发病机理。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对作物的茎、叶、花、果实均可发病。

2.白及的易感病机理。白及的植株本身就含有粘作性强的白及胶,包括块茎、根系、花瓣、花粉、花托等均有很强的粘作性特点,白及在盛花期过后,大量白及花粉、花瓣、花托随之漂落到了叶片上面和叶液夹缝处,并在夜间露水或雨水的作用下牢牢地粘附到叶片上,这些粘附物随之变色发霉腐烂而浸染叶片发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诱发大量灰霉病扩散漫延。并且发病时间仅为4-5天左右就能达到发病高峰期,造成大面积受灾,防不胜防,大片绿油油的白及面积迅速变成了枯黄色。由于发病时间“短”而“快”,喷药防治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白及灰霉病的严重危害,成为了当前制约白及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常规的防治方法

1.种苗移栽处理。

种苗移栽时,用600倍“天达壮苗灵”+6000倍96%天达恶霉灵+2000倍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药液细致喷洒苗床和种苗。栽植后及时用600倍“天达壮苗灵”+6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喷洒种苗并灌根,每株100毫升,促根壮苗,促进营养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光合效率,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和适应性能,使之减少发病或不发病。2.实行轮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施秉县万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施秉县万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5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