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基负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5498.9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7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邓雯雯;胡乃琪;闫泽华;芮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7;H01M4/3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胡小龙 |
地址: | 21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及其 锂离子电池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所述硅基负极表面涂覆有锂盐聚合物浆料,所述锂盐聚合物浆料包括锂盐、聚合物单体和引发剂,所述锂盐聚合物浆料在硅基负极表面原位聚合形成锂盐聚合物涂层。本发明原位聚合形成的锂盐聚合物涂层可以抑制后续循环中硅基负极由于体积变化的粉化和避免后续连续形成新的SEI层,大大提高了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几年,硅基负极被广泛研究。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达到4200mAhg-1,以金属锂为正极的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理论能量密度达3587Whkg-1,是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7倍以上。然而,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在应用中面临一些难题,主要在于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剧烈,达到400%。硅颗粒破裂和粉碎,负极活性材料从电极板上脱落,固体电解质层(SEI膜)由于粉碎和脱落而连续形成。首次库伦效率较低,首次不可逆容量较大,消耗活性锂较多。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预锂化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引入锂箔、锂粉、预锂化添加剂等,通过物理、化学或电化学手段提前补充形成SEI膜所需要的锂源,可有效提高电池首效。主要可以概括为3类:1)物理反应预锂:与金属锂粉末直接混合法,将气态的金属锂沉积在硅基负极材料或集流体上的真空热蒸发,以及将金属锂负载在集流体上的电化学沉积法;
2)化学反应预锂:溶液预锂法,将硅制成硅化锂的高能球磨法,以及将预锂化前驱体生成稳定LixSiyOz结构的高温处理法;3)电化学预锂包括:利用自放电机理的锂箔直接接触法、电解锂盐溶液法和短路法等。
虽然上述三种方法可以极大提高硅基锂离子电池首效,但是实验要求和操作比较复杂或者耗时较长,不利于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能够抑制后续循环中硅基负极由于体积变化的粉化和避免后续连续形成新的SEI层,提高硅基负极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所述硅基负极表面涂覆有锂盐聚合物浆料,所述锂盐聚合物浆料包括锂盐、聚合物单体和引发剂,所述锂盐聚合物浆料在硅基负极表面原位聚合形成锂盐聚合物涂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基负极为硅负极、硅碳负极、硅氧负极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六氟磷酸锂、六氟硼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合物单体为1,3-二氧戊环、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碳酸乙烯亚乙酯、碳酸乙烯酯、四甘醇二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发剂为六氟磷酸锂、偶氮二异丁腈、三氟甲磺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锂盐聚合物浆料还包括电解液添加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解液添加剂为氟代碳酸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乙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引发所述锂盐聚合物浆料在硅基负极表面原位聚合的方式为加热。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硅基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5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