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灾减灾监测用的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7018.2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3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霄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B08B1/00;H04N5/225;H04N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灾 减灾 监测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灾减灾监测用的预警装置,属于防灾减灾领域,本方案可以实现在遇到降雨天气时,防护机构因接触至雨水而发生转动使多个红外发射设备开始信号对流接收,对沟道中进行监测,若多个红外发射设备的信号对流都能接收上,则能证明此时未有泥石流现象发生,传感设备不会发生预警警报,而若出现泥石流时,因泥石流的产生阻隔了多个红外发射设备、护板监测孔、红外反射设备之间的信号接收,导致多个红外发射设备发出的红外线无法实现信号对流的接收,传感设备发生预警警报,而又因泥石流产生的液位高度不同,可通过接收不同高度的信号以此来判断处泥石流产生的灾害等级,工作人员从而根据灾害等级做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灾减灾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灾减灾监测用的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泥石流是高原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由于其突发性(往往发生在夜间),冲毁建筑设施、道路、农田等,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对流域附近的人类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泥石流进行预警预报,在泥石流爆发后提前发出预警预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缺少资料的山区,由于缺少降雨以及泥石流灾害历史记录等资料,泥石流监测预警往往无法通过常规水文模型计算雨量阈值的方法实施。
根据专利号为CN201921707121.4的一篇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泥石流泥水位监测预警装置》,该装置包括在泥石流沟道的一岸边设有固定红外发射设备的第一支架;在泥石流沟道的另一岸边设有固定红外接收设备的第二支架;在泥石流沟道的一岸边、且在红外发射设备的正下方,设有第一红外反射板;在泥石流沟道的另一岸边、且在红外接收设备的正下方,设有第二红外反射板;还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等结构。本实用新型预警装置结构新颖,设备不易损坏,可重复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适用性,能够分级预警,可细化预警结果,有助于相关人员分析决策。可提高无资料区域的泥石流预警准确性,实用性较好。
但在该装置中对泥石流进行检测时,所需要耗费的成本过大,需要无时无刻的对沟道中进行监测,而目前泥石流产生重要因素在于气象条件降雨作用下才能产生,干旱条件下不可能会产生泥石流,所以导致该装置在能源的消耗方面过大,且降低了设备使用的寿命,以及在不必要的条件也进行监测工作。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灾减灾监测用的预警装置,可以实现在遇到降雨天气时,防护机构因接触至雨水而发生转动使多个红外发射设备开始信号对流接收,对沟道中进行监测,若多个红外发射设备的信号对流都能接收上,则能证明此时未有泥石流现象发生,传感设备不会发生预警警报,而若出现泥石流时,因泥石流的产生阻隔了多个红外发射设备、护板监测孔、红外反射设备之间的信号接收,导致多个红外发射设备发出的红外线无法实现信号对流的接收,传感设备发生预警警报,而又因泥石流产生的液位高度不同,其上侧的部分红外反射设备仍能对红外线进行折射,对红外发射设备进行信号输出,以此来判断处泥石流产生的灾害等级,便于工作人员根据灾害等级做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霄,未经杨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70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