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人吸烟识别模型构建、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8344.5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5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龚啸云;唐中平;王卫锋;郭逸豪;黄宇生;赵邢瑜;凌承昆;周伟伟;陆嘉达;林翔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40/10;G06V10/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人 吸烟 识别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行人吸烟识别模型构建、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收集行人图像,对行人对应的部分图像进行标记,获取第一标记信息,将行人图像和第一标记信息,构成第一数据集;收集吸烟行为图像,对吸烟行为的动作图像进行标记,获取第二标记信息,将吸烟行为图像和第二标记信息构成第二数据集;收集香烟图像,对香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后,与背景信息生成新的图像;对新的图像中香烟图像进行标记,获取第三标记信息,将新的图像和第三标记信息,构成第三数据集;利用第一数据集对第一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第二数据集第三数据集,对第二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训练;根据行人检测模型和吸烟检测模型,构建行人吸烟识别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人吸烟识别模型构建、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吸烟不但危害身体健康,而且在某些区域吸烟会带来严重消防隐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通过结合视频监控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行人吸烟识别、告警成为可能。
目前的行人吸烟识别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通过可见光摄像头采集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直接检测是否含有香烟,或者检测人和烟两个类别,根据人和烟检测框相交情况判断是否吸烟。由于香烟在整个图像占比非常小,特别容易漏检和误检,导致该方法准确率不高。
第二种,通过可见光摄像头采集行人目标轨迹,与数据库中吸烟行人轨迹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有吸烟行为。该方案需要采集大量连续吸烟行为,在现实中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吸烟的动作非常多样化,很难考虑到各种情况。
第三种,通过可见光摄像头采集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然后将人脸区域输入分类器,分为有烟、无烟两个类别。同样,香烟在整个人脸区域占比非常小,使用分类器很难提取到烟的特征,分类效果不佳。
第四种,通过红外摄像头采集图像,通过阈值分割方法分割高温区域,进一步和香烟燃烧边界进行特征匹配。该方法依赖红外摄像头,无法应用于广泛使用的可见光摄像头,分割阈值随着不同环境有所变化不易确定,香烟燃烧区域小、边界不规则,实施难度大,且不能检测未点燃的香烟,不能提前预警。
综上可知,已有行人吸烟识别技术,存在准确率低、训练数据不易收集,不易实施,对硬件要求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行人吸烟识别模型构建、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行人吸烟识别技术存在准确率低、训练数据不易收集,不易实施,对硬件要求高等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行人吸烟识别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收集行人图像,对行人图像中行人对应的部分图像进行标记,获取第一标记信息,将行人图像和第一标记信息,构成第一数据集;
收集吸烟行为图像,对用以指示吸烟行为的动作图像进行标记,获取第二标记信息,将吸烟行为图像和第二标记信息构成第二数据集;
收集携带有背景信息的香烟图像,对香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后,与背景信息生成新的图像;
对新的图像中香烟图像进行标记,获取第三标记信息,将新的图像和第三标记信息,构成第三数据集;
利用第一数据集对第一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行人检测模型;
利用第二数据集第三数据集,对第二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吸烟检测模型;
根据行人检测模型和吸烟检测模型,构建行人吸烟识别模型。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行人吸烟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
收集模块,用于收集行人图像;
标记模块,用于对行人图像中行人对应的部分图像进行标记,获取第一标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8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