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8518.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0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强;张反修;张群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国函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1/04;H01H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隔离 开关 手动 操作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达标、操作简化、可靠耐用的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大为减少了用手动操作机构分合闸时产生的触电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隔离开关,特别是隔离开关的手动操作机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配电隔离开关用手动操作机构是常用电力器材,特别是轨道交通接触网领域。通常在电力塔架或杆上部安装隔离开关,在塔架或杆下部安装手动操作机构;人工用绝缘棒套住手动操作机构手柄转动90°,手动操作机构手柄带动其输出轴转动,输出轴带动一长传动管,传动管带动隔离开关分合闸。为了无关人员误动手动操作机构,在其上安装有挂锁。在分合闸前要开锁,在分合闸后要上锁。若操作人员没带绝缘手套或绝缘手套绝缘等级不够,此时不巧隔离开关漏电,在开或上锁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在轨道交通接触网中这种触电事故多有发生,给社会和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如上所述的传统手动操作机构如CS11、CS14还有开上锁繁琐;容易生锈;不可靠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达标、操作简化、可靠耐用的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减少用手动操作机构分合闸时产生的触电事故。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离开关用手动操作机构,特别是轨道交通接触网隔离开关用手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上安装支撑板,输出轴铰接在支撑板上,手柄组件用销轴铰接在输出轴上,锁孔板固定在手柄组件上。
手柄组件由上板、两侧板、底板、锁孔板、手柄管固定连接为一个功能构件。
如上所述的支撑板设置有起转动卡位作用的卡位孔或槽以及在其边缘的缺口。
如上所述的锁孔板用绝缘材料制造。
如上所述的除锁孔板外其他零件或组件都用不锈钢制造。
本发明的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操作流程是:
操作人员开锁,用绝缘操作棒套住手动操作机构的手柄,然后稍抬起一点让卡位脚离开支撑板,转动操作到位后下压手柄完成分合闸,最后上锁完成操作。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锁孔板是绝缘材料而且在底板下,在上开锁时有效避免了触电危险。
2.本发明的手动操作机构直接用手柄定位,没有定位销轴。在操作流程中就不用再提定位销轴,操作人员完全不再直接接触隔离开关的导体,实现了安全操作达到国标有关规定标准。
3.本发明的手动操作机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手动操作机构CS11或CS14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手动操纵机构初位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手动操作机构抬起时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手动操作机构转动时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手动操作机构终位时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手动操作机构在初位时的剖视图。
图1~6中:1、固定板;2、输出轴;3、支撑板;4、手柄组件;5、锁孔板;6、销轴组件;7、卡簧组件;41、上板;42、下板;43侧板;44、手柄管;11、手柄;12、支撑;13、锁卡L板;14、定位销轴组件;15、输出立轴;16、固定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国函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国函铁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8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