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组分热固化聚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8740.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6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余启勇;潘广镇;张勇;朱立凯;刘光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50;C08G18/32;C08G18/28;C08G18/10;C09D17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固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组分热固化聚脲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单组分聚脲的制备方法为:(1)按比例将溶解了聚醚胺的有机溶剂滴加至异氰酸酯中,在(30‑60)min内滴加完毕;待异氰酸酯全部加入完毕,升高温度至(50‑75)℃,抽真空继续反应(1‑2)h,制得聚脲预聚体;(2)按计量比在聚脲预聚体中加入封端剂,在(15‑60)℃下反应(5‑8)h,制成预固剂;(3)将预固剂与氨基化合物按计量比在常温密闭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制得单组分热固化聚脲。本发明制备的聚脲产品含脲基较多,且封端剂用量较少,储存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脲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组分热固化聚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脲通过氨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基反应制备得到,但由于氨基的活性很大,氨基化合物与异氰酸酯基之间的反应非常快,操作周期短,往往难以控制,一般情况下,通过改善氨基的活性来改善其反应性能,市场上常见较长的反应性能大多在30min左右,仍不能改善聚脲的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单组分热固化聚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组分热固化聚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
(1)、按比例将溶解了聚醚胺的有机溶剂滴加至异氰酸酯中,在30-60 min内滴加完毕;然后升高温度至50-75 ℃,抽真空继续反应1-2 h,制得聚脲预聚体;
(2)、按计量比在聚脲预聚体中加入封端剂,在15-60 ℃下,反应5-8 h,制成预固剂;
(3)、将预固剂与氨基化合物按计量比在常温密闭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制得单组分热固化聚脲。
较好地,所述聚醚胺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0.3-0.7):1。
较好地,所述封端剂与异氰酸酯用量的摩尔比为(0.6-1.5):1。
较好地,所述氨基化合物中所含氨基的摩尔量应与封端剂的摩尔量比为1:(1-1.1)。
较好地,所述聚醚胺为聚醚胺D230、聚醚胺D400、聚醚胺D2000中的一种或多种。
较好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丁酮、甲苯或碳酸二甲酯;所述聚醚胺与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100:(50-100)。
较好地,所述封端剂为甲乙酮肟或30%亚硫酸氢钠溶液;所述氨基化合物为二乙烯三胺、己二胺、三乙烯四胺、乙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异氰酸酯为1,6-已二异氰酸酯(HDI)、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中的一种或多种。
由上述单组分热固化聚脲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单组分热固化聚脲。
上述单组分热固化聚脲的使用方法,具体为:使用时将单组分热固化聚脲均匀涂敷在基材表面,在50-135℃条件下放置30-60 min,即可使其发生固化反应。
所述基材为环氧支架、金属或木材。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中首先使用聚醚胺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脲预聚体,提前反应消耗掉部分异氰酸酯基,减少后续封端剂的用量,同时聚醚胺与异氰酸酯基反应制备出含脲基的大分子,然后再使用封端剂对聚脲预聚体封端,用于隔绝氨基化合物与聚脲预聚体中的异氰酸酯基的反应,从而降低二者的反应活性,聚脲的制备反应性能得到改善。
本发明制备的聚脲产品含脲基较多,且封端剂用量较少,储存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清楚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8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