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煤气化的富氢反应系统及煤气化的除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9223.2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生;葛志伟;王亮;林曦鹏;张双;凌浩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J3/82 | 分类号: | C10J3/82;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向长松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煤气化 反应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耦合煤气化的富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煤气化装置(1),其底部设有蒸汽进口(11)和煤进口(12),其顶部设有合成气出口(13);
富氢反应器(2),其底部设有合成气进口(21)和第一固相出料口(24),所述合成气进口(21)与所述合成气出口(13)连通,所述富氢反应器(2)上还设有第一气相出料口(22)和第一固相进料口(23);
热分解反应器(3),其底部设有第二固相出料口(31),所述第二固相出料口(31)与所述第一固相进料口(23)连通,所述热分解反应器(3)上还设有第二固相进料口(32)和第二气相出料口(33),所述第二固相进料口(32)与所述第一固相出料口(24)连通;
太阳能热源,适于为所述热分解反应器提供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煤气化的富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材料再生储罐(4),其设有第三固相进料口(41)和第三固相出料口(42),所述第三固相进料口(41)与所述第一固相出料口(24)连通,所述第三固相出料口(42)与所述第二固相进料口(3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煤气化的富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热源设于所述材料再生储罐(4)上,且适于吸收、储存太阳能并为所述热分解反应器(3)供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耦合煤气化的富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相出料口(22)适于连接燃气轮机联合余热锅炉发电,所述第二气相出料口(33)适于连接CO2汽轮机联合余热锅炉发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煤气化的富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储罐(5),其进口与所述燃气轮机和/或CO2汽轮机连接,且适于接收余热,所述水储罐(5)的出口与所述蒸汽进口(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耦合煤气化的富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氧化物储罐(6),其与所述第二固相出料口(31)连通,所述氧化物储罐(6)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一固相进料口(2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耦合煤气化的富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储气罐(7),其与所述氧化物储罐(6)和第二气相出料口(33)皆通过通断阀连通,所述氧化物储罐(6)设有第三气相出料口(61)。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耦合煤气化的富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煤净化装置(8),其输入口适于连接煤源,输出口与所述煤进口(12)连通。
9.一种煤气化的除碳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煤气化后的水煤气以及水蒸气通入含有氧化物的富氢反应器(2)中,生成碳酸盐以及H2;将生成的碳酸盐输送至热分解反应器(3)中,在太阳能作用下进行热分解,生成氧化物和CO2;将生成的氧化物输送至所述富氢反应器(2)中反应;如此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气化的除碳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的H2通入燃气轮机联合余热锅炉发电,生成的CO2通入CO2汽轮机联合余热锅炉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92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