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能设备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20119.5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方沛军;宣锋;殷小军;姜方;伍远安;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M99/00;F17C5/06;F17C7/00;F17C11/00;F17C13/00;F17C13/02;F17C13/04;F17D5/00;F17D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市辖区东环路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设备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测试系统使用氦气作为测试介质,氦气存储装置向测试系统供气,卸气柜、压缩机、储氢瓶组、加氢机进入工作状态,氦气经由氦气供气瓶、卸气柜、压缩机、储氢瓶组、加氢机、氦气充装瓶,最后再到氦气供气瓶,形成气路循环,实现对氢能设备的测试,氦气分子量小,检测结果更精确,优于氮气检测,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漏气检测,还能对氦气的回收利用,在检测完毕后,先利用氢气将检测系统的氦气赶出,然后利用镁基储氢罐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氢气,再将氦气回收,再利用氮气将检测系统里面的氢气赶出,然后利用镁基储氢罐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氢气,再将氮气回收,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用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设备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氢能行业的不断发展,包括加氢机、卸气柜、顺序控制柜、压缩机等设备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国内氢能设备制造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氢能设备厂家在工厂内部仅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包括压力测试和通电测试,但却不能进行全工况测试和设备之间的联动测试,因此很多问题在工厂内部无法检测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氢能设备到达项目现场进行调试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无法实现加氢、无法增压、电阀门内漏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氢能设备需要在安装之间就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现有技术中将待设备组装采用氢气检测,但是涉及到安全的问题,采用惰性气体模拟是比较好的选择,氦气分子量小,检测结果更精确,优于氮气检测,由于氢能设备是比较大,氦气的价格昂贵,检测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用氦气代替氢气,并能够对氦气进行回收重复利用的氢能设备测试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氢能设备测试系统,待检测设备包括通过主管串联的卸气柜、压缩机、储氢瓶组、加氢机,测试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氦气供气瓶、氦气充装瓶、镁基储氢罐、供氢瓶、氮气存储装置和氦气存储装置;所述氦气存储装置通过供氦管向所述氦气供气瓶供气,所述氦气供气瓶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卸气柜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氦气充装瓶通过第一回收管与所述加氢机相连通,所述氦气供气瓶和氦气充装瓶通过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调压阀;
所述氦气供气瓶、卸气柜、压缩机、储氢瓶组、加氢机和氦气充装瓶两两之间的管路段上设有检测电阀门和压力变送器;
所述镁基储氢罐通过充氢管与所述供氢瓶相连通,所述充氢管上设有第一电阀门,所述镁基储氢罐通过第二回收管与所述第一回收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收管上设有第二电阀门和氢气传感器,第二回收管和氦气充装瓶之间设有第八电阀门,所述供氢瓶通过供氢管与所述卸气柜相连通,所述供氢管设有第三电阀门,所述氦气存储装置通过氦气回收管与所述镁基储氢罐相连通,所述氦气回收管设有第四电阀门和第一抽气泵,所述供氦管上设有第五电阀门,所述氮气存储装置通过氮气回收管与所述镁基储氢罐相连通,所述氮气回收管上设有第六电阀门和第二抽气泵,所述氮气存储装置通过供氮管与所述卸气柜相连通,所述供氮管上设有第七电阀门;
控制系统与待检测设备、检测电阀门、压力变送器、第一电阀门、第二电阀门、第三电阀门、第四电阀门、第五电阀门、第六电阀门、第七电阀门、第八电阀门、调压阀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压阀包括调压阀,控制系统与所述调压阀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氢瓶组包括三个通过支管路并联的储氢瓶,所述储氢瓶的出气端设有所述检测电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卸气柜、压缩机、储氢瓶组、加氢机分别位于单独密封区域内,所述密封区域内均设有氦气传感器、报警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一种氢能设备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0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