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吊敷设电缆用扇形承载单元模具和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0532.1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4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于阳;王新国;张峰;虞踏峰;吴卫峰;连钧宇;岳春艳;苑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许燕萍 |
地址: | 2152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吊 敷设 电缆 扇形 承载 单元 模具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吊敷设电缆用扇形承载单元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模芯的中轴线和模套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模芯和模套形成贯穿流道,模套包括模套主体,模套主体的一侧为模套口,模套口开设套孔,套孔的中心和模套口的中心重合;套孔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之间设置第一弧形腰部和第二弧形腰部,且第一弧形腰部和第二弧形腰部分别连接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第一弧形腰部和第二弧形腰部与第一弧面均为圆弧过渡连接。本发明通过扇形承载单元模具制得的扇形承载单元与垂吊敷设电缆的主电缆之间的空隙紧密贴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层建筑用垂吊敷设电缆成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垂吊敷设电缆用扇形承载单元模具及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超高层建筑区别于高层建筑的界定高度一般取定100米,即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与此同时,人们发现随着楼层高度的不断提高,建筑内部供电系统安全敷设和运行成了最大难题。
超高层建筑中主干电缆都采用垂直敷设,通常电缆重达5吨-8吨,这就要求电缆有很高的抗拉强度。
然而现有的吊装电缆都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是在三根缆芯绞合成缆后的内垫层外周排列钢丝铠装,以使电缆能够承受纵向拉力。该结构的电缆有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电缆重量大;二是外周钢丝固定困难,施工难度大;三是电缆散热困难,载流量小,相同截面铠装电缆的载流量比非铠装电缆的载流量要减少了30%,使得电缆成本提高;四是铠装电缆外径较大,增加了电缆材料用量,也导致电缆成本增加;五是主干电缆采用额定电压6/10~8.7/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垂吊敷设电缆受建筑结构约束,有水平敷设和垂直敷设反复交替,如果采用钢丝铠装吊装电缆,必然在水平面和垂直井道交界处设置转接柜或接头,这样一来,增加投入,又增加故障率,同时增加电缆敷设工作量。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垂吊电缆,垂吊敷设电缆包括三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用扇形承载单元包覆,并与三根电缆芯绞合;每根电缆芯由内向外包括导体、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隔氧层、耐火层、包带和外护层,同时,高强度绑扎带包裹扇形承载单元和电缆芯。
由上述可知,为满足其抗拉性,在三根电缆芯的间隙设计扇形承载单元,此扇形承载单元采用钢丝绳作为加强芯,并在钢丝绳外挤包呈弧面扇形的高强度无卤低烟聚烯烃护套即高强度绑扎带,该高强度无卤低烟聚烯烃护套的两等腰的弧边分别与其对应的两根电缆芯的最外层的外护层相贴合,此种特殊结构的作用是承载整根电缆的纵向拉力,不仅改善了电缆截面外观,而且填充更加紧实,增强了电缆的抗冲击和挤压性能。
但是,常规电缆用填充条圆形居多,主要用来填充中间位置,对电缆芯起到支撑作用,在成缆和保护层工序,电缆芯会受到挤压力的作用,会导致电缆芯变形,一方面,电缆截面外观差,另一方面,被挤压的非金属层厚度会变薄,致电缆结构尺寸不达标。
因此,现有的电缆用填充条用挤塑机模具的料流孔均为圆形,不能满足扇形承载单元的制作要求,需要对挤塑机模具重新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吊敷设电缆用扇形承载单元模具及设计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垂吊敷设电缆用扇形承载单元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所述模芯的中轴线和所述模套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模芯和所述模套形成贯穿流道,所述模套包括模套主体,所述模套主体的一侧为模套口,所述模套口开设套孔,所述套孔的中心和所述模套口的中心重合;所述套孔包括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之间设置第一弧形腰部和第二弧形腰部,且所述第一弧形腰部和所述第二弧形腰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形腰部和所述第二弧形腰部与所述第一弧面均为圆弧过渡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腰部和所述第二弧形腰部与所述第一弧面均为圆弧过渡连接处,且形成的圆弧所对应的圆的半径为1.5-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0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