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空间定位测量放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0630.5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2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同然;吕伟斌;黎明;张伟;蒲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2;E04G21/18;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南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99 | 代理人: | 李佳佳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顺义区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空间 定位 测量 放线 系统 | ||
1.一种三维空间定位测量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三维模型使用数字化施工技术,依靠BIM 1:1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相关点位深化;
步骤二:将市政轴网坐标点引入CAD平面图后核对世界坐标完成后导入Rhino三维模型,通过CAD浏览项目相关施工图纸,绘制深化施工图、平面索引、施工范围、立面图、剖面图、节点图;通过Rhino直观显示建筑的三维立体形态的1:1比例三位建筑模型,用于与设计沟通、蝉缝排版、定型背楞建模生成、提取施工各项主要信息;
步骤三:以Rhino软件为基础平台运用Grasshopper、lunchbox相关插件分析世界轴网坐标点位,通过Grasshopper参数化生成蝉缝排版、定型背楞批量建模,能够以参数化编程形式减少技术深化过程中的人工建模,节省大量的人工建模时间;
步骤四:在Rhino模型中拾取相关点位后运用Grasshopper、Lunchbox相关插件直接分析点位坐标后导出CAD图及Excel文档,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插件由国外私人开发的插件;深化过程中主要应用于参数化提取施工所需的各项信息并将信息生成Excel表格,例如墙体标高、面积、混凝土方量、定位坐标点相关信息;
步骤五:基于参数化生成定型体系后开始建立定型体系的辅助定位模板即背楞定位盘进行辅助定型背楞的安装定型,通过在定位盘上增加定形背楞定位刻度线完成定型背楞的点位、矢量朝向定位;运用参数化提取处定位盘的二维平面坐标点位,使用高精全站进行点位测量放样;将施工现场放样点位与定位盘中的刻度定位线进行一一对应后完成定位盘的安装;
步骤六:定型背楞根据定位盘中的刻度线进行定位安装,安装过程中均需使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整体异型背楞安装完毕后,每天复核背楞是否会偏位,沉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空间定位测量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三维实体模型的点位深化包括三维空间曲面定型辅助定位盘、定型背楞深化逻辑、定型背楞半成品管理、定位点测量放样、定型背楞与定位盘安装以及复核与校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空间定位测量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背楞深化逻辑中定型背楞厚度为双层模板,其厚度为34mm,间距为150mm,宽度为100mm。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维空间定位测量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背楞深化逻辑中定型背楞上根据世界轴网设置标高线,定位盘与标高线对应齐平,背楞定标高,定位盘定形态。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维空间定位测量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背楞深化逻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以曲面底部为起点沿竖向间距150mm对墙柱进行水平剖切得出背楞内弧线;
第二步,背楞内弧线偏移衬板、面板厚度;
第三步,取封闭面积最大的剖切线偏移出面板、衬板、背楞宽度后取四个角点形成背楞矩形外边框;
第四步,外边框投影至目标曲面底部后以竖向间距150mm进行阵列,以标高为数据列表进行筛选,通过标高相等的内弧线及外框线生成出背楞成品模型,其中各外边框标高与各墙柱水平剖切线标高相等;
第五步,将半成品背楞模型进行二次优化,减少背楞多余用料;
第六步,上下层背楞形态变化时标记刻度线,背楞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空间定位测量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背楞半成品管理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CNC全数控自动化加工机床加工按照任务单加工完成后将加工完成的半成品定型背楞模板按照任务单编号进行统一归类存放;
第二步,定型背楞拼接,拼接时根据技术技术部提供的背楞拼接图纸进行按照编号拼接,不得随意拼接不同编号的半层品定型背楞;
第三步,定型背楞在二次深化CNC加工任务单时在定型背楞断缝处进行深化拼接记号;
第四步,定型背楞拼接时根据拼接图纸的显示若单块成品背楞长度长度10m时则对其进行分开拼接,将成品背楞分为两段;
第五步,对半成品定型背楞拼接完成的成品定型背楞同样进行分区域统一堆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06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