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干细胞的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21808.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6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秦松;王蕾;李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A61L15/42;A61L15/32;A61L15/40;A61L1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干细胞 鱼胶 蛋白 创面 修复 海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干细胞的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使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吸取细胞完全培养基‑配制干细胞悬浮液‑将干细胞注入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中并持续为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提供细胞完全培养基‑将干细胞和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共培养‑轻度的脱水处理。本发明通过将干细胞负载到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中,使得干细胞遍布整个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内部,并在其中生长、爬行和分裂,最终使得整个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内部充满干细胞,便于后期修复材料植入后干细胞在创面处被诱导分化、靶向发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干细胞的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创面修复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因为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导致的糖尿病,其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且患病年龄趋向于低龄化,由糖尿病导致的糖尿病足、慢性愈合创面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足、慢性愈合创面等并发症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由各种物理、化学原因造成的烧伤、创伤等大面积皮肤损伤,其修复也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临床上针对糖尿病足、慢性愈合创面等的治疗,主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敷料辅助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相对偏高,同时,患者也有诸多不便,给病患本人和家庭都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和其他负担,如何能用一种简单的、易操作的方式加快慢性愈合创面的愈合,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医护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针对大面积皮肤损伤,自体皮肤移植仍是临床治疗的金标准,但自体移植后皮肤的存活率、对机体的二次损伤等问题大大限制了此方法的应用,如何能寻找到一种可有效存活并能诱导创面修复的替代材料,是目前广大医护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现阶段,临床上使用的创面修复材料主要有海绵、敷料、凝胶、喷雾、因子等几种,这些创面修复材料在很多类型的创面修复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糖尿病足和慢性愈合创面辅助治疗以及大面积皮肤损伤修复中的表现却一般。皮肤损伤修复最关键的是恢复血供,在这个过程中血管长入、细胞分化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局部为创面提供稳定的干细胞,向着促进皮肤生长的细胞方向分化,有利于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但如果只是将干细胞注射到创面位置,干细胞很快会随着组织液进入循环系统,无法进行定位,因此,如何将干细胞靶向固定在创面位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异体干细胞或自体干细胞靶向固定在创面位置从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的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负载干细胞的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
步骤2:使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吸取细胞完全培养基;
步骤3:配制干细胞悬浮液;
步骤4:将干细胞注入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中,并持续为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提供细胞完全培养基;
步骤5:将干细胞和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共培养;
步骤6:轻度的脱水处理。
优选的,在步骤1中,制备鱼胶原蛋白创面修复海绵的方法具体如下:
(1)取鱼胶原蛋白水溶液,将鱼胶原蛋白的浓度浓缩至0.4g/mL;
(2)将浓缩后的鱼胶原蛋白水溶液倒入冷冻干燥机的冻干盘中,在冻干盘中放入制作好的方格状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1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