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焰筒壁板、火焰筒及燃气轮机燃烧室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3871.5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7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邵卫卫;杨光;张哲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42 | 分类号: | F23R3/4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博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焰 壁板 燃气轮机 燃烧室 | ||
1.一种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壁板本体(3),形成筒形结构;以及
多个第一发散孔(1),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形成于所述壁板本体(3)上;位于相同所述壁板本体(3)轴向长度位置的多个第一发散孔(1)形成一个第一发散孔阵列,多个第一发散孔阵列沿所述壁板本体(3)的轴向方向顺次排布,用于在所述壁板本体(3)内形成旋流。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散孔(1)贯通形成于所述壁板本体(3)上;所述第一发散孔(1)的切向距离小于等于2毫米,并且所述第一发散孔(1)的复合角的角度为65~85度;
其中,所述切向距离表征为所述第一发散孔(1)所在平面与所述壁板本体(3)弧顶的间距,所述复合角表征为所述第一发散孔(1)轴线所述气流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散孔(1)的孔径为0.5至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与位于上游的相邻的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沿所述壁板本体(3)的轴向方向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同一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与位于下游的相邻的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沿所述壁板本体(3)的轴向方向的间距;
其中,上游表征为壁板本体(3)内的气流先经过的部分,下游表征为壁板本体(3)内的气流后经过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与位于上游的相邻的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沿所述壁板本体(3)的轴向方向的间距小于同一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与位于下游的相邻的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沿所述壁板本体(3)的轴向方向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沿所述壁板本体(3)的轴向方向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发散孔(2),每个所述第二发散孔(2)包括:
主孔(21),贯通形成于所述壁板本体(3)上;以及
副孔(22),所述副孔(22)的轴向第一端形成于所述主孔(21)中部,所述副孔(22)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壁板本体(3)的内壁贯通,所述副孔(22)与所述主孔(21)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其中,所述第二发散孔(2)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形成于所述壁板本体(3)上,位于相同所述壁板本体(3)轴向长度位置的多个第二发散孔(2)形成一个第二发散孔阵列,所述第二发散孔阵列位于所述第一发散孔阵列的所述壁板本体(3)内的气流上游位置,多个第二发散孔阵列沿所述壁板本体(3)的轴向方向顺次排布,用于消除所述壁板本体(3)内的气流在所述第二发散孔阵列下游形成的抬升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孔(21)的切向距离小于等于2毫米,并且所述主孔(21)的复合角的角度为65~85度;
其中,所述切向距离表征为所述主孔(21)所在平面与所述壁板本体(3)弧顶的间距,所述复合角表征为所述主孔(21)轴线所述气流之间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孔(22)与所述主孔(21)所形成的夹角为10至2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孔(22)的轴向第一端形成于所述壁板本体(3)的内壁和所述主孔(21)的轴向位置的中点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孔(22)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主孔(21)的内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火焰筒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孔(21)的内径为0.5至2毫米,所述副孔(22)的内径为0.5至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38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自动检测设备
- 下一篇:立式非混流高密度相变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