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客流模式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24539.0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4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栾美洁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客流 模式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客流模式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电梯某次单方向行程的运行信息;步骤S2,根据所述运行信息确定单方向行程中作为客流来源楼层的客流源楼层和作为客流终结楼层的客流终楼层;步骤S3,根据所述客流源楼层和所述客流终楼层确定单次识别行程;步骤S4,根据所述单次识别行程的起点和终点确定单次识别行程的所述运行信息;步骤S5,根据对应于所述单次识别行程的所述运行信息识别该单次识别行程的客流模式。本发明利用电梯在建筑物中所有楼层的运行信息,充分考虑所有楼层之间客流的移动特性,可以直接准确完整地反映所有楼层的客流,而且在主层站发生改变时不需要重新指定主层站的位置,便于电梯后期的维护和功能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客流模式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节能能源、提高运行效率、缩短电梯使用者的候梯时间,改善和提高电梯的群管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对电梯的科学合理调配,其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实现对电梯交通流的科学分析和准确预测。通过对电梯交通流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电梯当前的交通流模式,从而能够选择相应的群管理方法对电梯进行合理调配。从时间上看,电梯交通流模式主要可分为早晨上班高峰模式、午餐高峰模式、晚上下班高峰模式以及除上述模式外的其它通常模式等。从客流的移动上看,电梯客流模式分为发散型客流、汇聚型客流以及除发散型客流和汇聚型客流外的普通客流。从客流移动角度对电梯交通流模式进行分析,对提高电梯的调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专利申请202010638404.9就是基于发散型客流和汇聚型客流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对电梯进行调配,籍此实现更好的调配效果。
目前,对于电梯交通流的分析,现有技术多是针对建筑物的某一楼层(如主层站)或某些楼层(如1楼大厅和餐厅所在楼层),对单位时间(如每分钟或每5分钟)内的客流在一定时间(如一天)内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建筑物内指定楼层的进入轿厢客流与离开轿厢客流相对于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早晨上行高峰、晚上下行高峰以及中午就餐高峰等典型的客流模式。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提前指定作为发散性客流的出发楼层和/或汇聚型客流的目的楼层的主层站、餐厅所在楼层等,当主层站、餐厅所在楼层等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重新指定,不便于后期的电梯使用维护。当然,还可以借助于神经网络、模糊推理、机器学习等工具对客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电梯交通流模式,如发明专利申请201880095218.6和201911305105.7,但也是针对指定楼层的客流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到相应的客流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有技术对于客流模式的识别都是基于指定楼层的客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合指定楼层的先验知识来实现对客流模式的识别。然而,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其主层站、餐厅所在楼层等大客流楼层的位置往往会有所不同,而且即使是对于同一建筑物,在其后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该建筑物内的楼层用途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大客流楼层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此时为了能够使得电梯群管理系统仍能够实现对电梯的高效调配,就需要重新指定大客流楼层的位置,这会给电梯后期使用中的维护带来难度。
由上述分析可知,现有技术对于客流模式的识别仅仅是基于指定楼层的客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与指定楼层的先验知识,并未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除大客流楼层外的其它楼层的客流信息。事实上,无论是发散型客流还是汇聚型客流,针对的都是建筑物中所有(至少是多个)楼层间客流移动的相对特性,现有技术仅仅是利用一个楼层或很少的几个楼层的客流数据,显然是存在改善空间的。
鉴于上述情况,如何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所有客流信息来自适应地(意指在主层站发生改变时也能自动)识别客流模式就成为一个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客流模式识别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利用建筑物中少数楼层的客流信息进行识别以及楼层信息发生变化时无法自适应识别客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客流模式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电梯某次单方向行程的运行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4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