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补燃型大温差换热机组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24972.4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悦;陈焕银;葛峰;戴涛;范瑞波;马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补燃型大 温差 机组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补燃型大温差换热机组及其运行方法,包括一次供水管、一次回水管、二次供水管、二次回水管、吸收式换热装置和蒸汽引射装置,蒸汽引射装置连接有燃气管;一次供水管分为一次供第一支路和一次供第二支路,一次供第一支路经过吸收式换热装置与蒸汽引射装置连接,一次供第二支路直接连接蒸汽引射装置,蒸汽引射装置的输出管经过汽水换热器和吸收式换热装置与一次回水管连接;二次回水管分别或依次经过吸收式换热装置和汽水换热器与二次供水管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提高燃气的利用率,利用水的汽化潜热特性进行供热,在结构上更加灵活,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流程,满足各种二次热网的供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采暖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补燃型大温差换热机组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是补燃型吸收式换热机组,该技术是在常规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生器补燃的部分。平时利用一次水高温段作为基础驱动热源,在严寒期需要较多热量时,利用天然气作为补充驱动热源,使一次水热量、天然气燃烧热量共同加热二次水,实现二次水的升温及一次水的降温。
但是补燃型吸收式换热机组的热效率较低,存在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补燃型大温差换热机组及其运行方法,应对一次网热源不足的问题,能使得一次网回水温度大幅降低,同时在严寒期补充热量,其自身具有极高的供热效率,充分利用水的潜热特性。
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补燃型大温差换热机组,包括一次供水管、一次回水管、二次供水管、二次回水管、吸收式换热装置和蒸汽引射装置,所述蒸汽引射装置连接有燃气管;
所述一次供水管分为一次供第一支路和一次供第二支路,所述一次供第一支路经过所述吸收式换热装置与所述蒸汽引射装置连接,所述一次供第二支路直接连接所述蒸汽引射装置,所述蒸汽引射装置的输出管经过汽水换热器和所述吸收式换热装置与所述一次回水管连接;
所述二次回水管分别或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换热装置和所述汽水换热器与所述二次供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式换热装置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和板式换热器,所述发生器、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所述吸收器和所述板式换热器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蒸汽引射装置包括相连的蒸汽产生器和高压引射器,所述燃气管与所述蒸汽产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供第一支路依次经过所述发生器和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高压引射器连接,所述高压引射器的输出管依次经过所述汽水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与所述一次回水管连接;
位于所述吸收式换热装置内的所述二次回水管连接有二次回第三支路,所述二次回第三支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器和所述冷凝器与所述二次供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回水管分为二次回第一支路和二次回第二支路,所述二次回第一支路经过所述吸收式换热装置与所述二次供水管连接,所述二次回第二支路经过所述汽水换热装置与所述二次供水管连接;
所述二次回第一支路位于所述吸收式换热装置内部,所述二次回第一支路与所述二次回第三支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回水管依次经过所述板式换热器和所述汽水换热器与所述二次供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高压引射器之间的一次供第一支路上连接有独立支路,位于所述汽水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所述高压引射器的输出管与所述独立支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4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塞串联双连杆曲柄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转接板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