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余热驱动的溶液除湿多级间接蒸发的冷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25396.5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2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水清;倪美琴;江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5/00;F24F13/30;F25B27/02;F25B41/20;F28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余热 驱动 溶液 除湿 多级 间接 蒸发 冷水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余热驱动的溶液除湿多级间接蒸发的冷水机组,包括余热热源、加热循环泵、溶液处理模块、多级间接蒸发模块、冷却塔模块、供冷模块;溶液处理模块包括溶液再生模块和溶液除湿模块;溶液除湿模块对进风进行除湿;多级间接蒸发模块对除湿后的进风进行降温;冷却塔模块对除湿降温后的进风进行处理并得到冷水;供冷模块将冷水提供到供冷用户中。本发明在不同室外气象条件下均可使用,即使在中国东南潮湿区域,也解决了传统多级间接蒸发应用时间短的问题,间接蒸发不仅能提供冷风,还可以提供冷水用于特殊区域的供冷问题,在有余热资源的条件下,只需要少量电能,即可制冷,节能显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节能型的冷水机组,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余热驱动的溶液除湿多级间接蒸发的冷水机组。
背景技术
对于人居陆地环境中,不同的陆地区域气候差异很大,相对于沿海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西北夏季炎热干燥区域,可以充分利用多级间接蒸发技术,提供冷风。而沿海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当进风的露点温度高于送风的目标值时,采用多级间接蒸发技术则毫无用途。
冷却塔用于直接蒸发制冷,出水温度的极限值为进风空气的湿球温度,因此在西北炎热干燥区域可以用于制取接近于空气湿球温度的冷水。而沿海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采用冷却塔制取的高温冷水没有利用价值。
目前间接蒸发制取冷风的空调技术在西北低湿环境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因为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受到室外气象条件限制,单纯利用间接蒸发制冷不容易实现工况稳定,只能将空气温度降至其湿球温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湿度地区、能够灵活供冷的一种基于余热驱动的溶液除湿多级间接蒸发的冷水机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余热驱动的溶液除湿多级间接蒸发的冷水机组,包括余热热源、加热循环泵、溶液处理模块、多级间接蒸发模块、冷却塔模块、供冷模块;溶液处理模块包括溶液再生模块和溶液除湿模块,溶液再生模块与溶液除湿模块连通,用以将溶液再生模块中的浓溶液通过浓溶液管路进入到溶液除湿模块中的稀溶液池中,稀溶液池中的稀溶液经过稀溶液输送管路回流到浓溶液池中,溶液除湿模块对来自于进风口的进风进行除湿;余热热源与溶液再生模块连通,用以将余热热源通过加热循环泵进入到溶液再生模块的余热换热器中,对来自于浓溶液池中的浓溶液进行加热;溶液除湿模块与多级间接蒸发模块连通,用以将除湿后的进风进入到多级间接蒸发模块中,并对除湿后的进风进行降温;多级间接蒸发模块与冷却塔模块连通,用以将除湿降温后的进风进入到冷却塔模块中,并得到冷水;冷却塔模块与供冷模块连通,用以将冷水提供到供冷模块的供冷用户中。
进一步的,溶液再生模块,包括:新风进口、余热换热器、机组壳体、溶液再生风机、溶液再生喷淋排、再生芯体、浓溶液池、溶液再生泵,加热后的浓溶液通过溶液再生喷淋排进行喷淋,落到再生芯体上,与经过新风进口进入的新风进行热湿交换,将水分排给新风使溶液浓缩,吸湿后的新风通过溶液再生风机排出;浓缩后的溶液落入到浓溶液池中,再通过溶液再生泵进入余热换热器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浓溶液经过溶液再生喷淋排进行喷淋。
进一步的,溶液除湿模块,包括:进风口、过滤器、浓溶液管路、溶液电磁阀、稀溶液池、溶液除湿泵、溶液阀I、溶液阀II、换热器、除湿芯体、稀溶液输送管路、除湿喷淋管路以及设在该除湿喷淋管路上的溶液喷淋排,进风从进风口进入,经过过滤器进行过滤,比较进风的露点温度与冷却塔模块需要的送风干球温度,若进风的露点温度高于冷却塔模块需要的送风干球温度,则启用溶液除湿模块和溶液再生模块,对进风进行除湿,除湿后的进风再进入多级间接蒸发模块;若进风的空气露点温度低于或等于冷却塔模块需要的送风干球温度,则不开启溶液再生模块,只间断性开启溶液除湿模块,进风直接进入多级间接蒸发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5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