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6754.4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8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俊钰;张正煌 |
主分类号: | F04B39/16 | 分类号: | F04B39/16;F04B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边晓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压缩机 进气端 除湿 节能 系统 | ||
1.一种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设置有两个空气流通道和除湿装置、热泵系统;第一空气流通道(40)将外部空气引入至空气压缩机(10),第二空气流通道(50)由空气压缩机(10)的后冷却器(30)及油冷却器(31)将热量导出,这两个空气流通道有一段并排;将除湿装置的除湿轮(60)设置于两个空气流通道上,将热泵系统的冷凝器(90)及冷媒压缩机(80)设置于第二空气流通道(50)上;第一空气流通道(40)为空气压缩机(10)提供去除水分的空气,空气压缩机(10)工作时产生的热能回收后流经第二空气流通道(50)带走除湿轮(60)吸附的湿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其中,在第一空气流通道(40)上还设置有热泵系统的蒸发器(70),蒸发器(70)位于除湿轮(60)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第一空气流通道(40)和第二空气流通道(50)并排的一段共享隔墙(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其中,除湿轮(60)设置于第一空气流通道(40)和第二空气流通道(50)共享的隔墙(4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其中,除湿轮(60)能够转动,使得其在第一空气流通道(40)中吸附的水分在第二空气流通道(50)中被除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第一流通道上(40)还设置有直交式热交换器(100),并设置交会流通道至第二空气流通道(50)。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直交式热交换器(100)设置于除湿轮(60)和空气压缩机(10)的入口(10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直交式热交换器(100)有两个以上信道,其中一个信道的入口连接外部空气,出口连接第二空气流通道(50),另一个通道的入口连接第一空气流通道(40),出口连接空气压缩机(10)的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直交式热交换器(100)的两个通道是垂直但分层隔开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在后冷却器(30)下游还设置有空气储筒(20),用于储存压缩空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还设置有第三空气流通道(e),第三空气流通道(e)连通第一空气流通道(40)的上下游,作为开机前旁通用通道,使得空气压缩机(10)启动时吸入空气为干燥空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进气端除湿节能系统,其中,空气压缩机(10)为水冷式空压机,在第二空气流通道(50)内设置热水热交换器(f)、在第一空气流通道(40)内设置冷却水热交换器(i),在第一空气流通道(40)和第二空气流通道(50)外设置冷却水塔(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俊钰;张正煌,未经周俊钰;张正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67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丙烯酸类涂料涂料生产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数据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