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及具有该结构的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7208.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3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学;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9/02;H04R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刘玉强 |
地址: | 274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振谐式 耳机 单元 具有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振片振动技术领域,尤其是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及具有该结构的耳机,包括主振模块、场控模块、变压模块,主振模块、场控模块、变压模块均安装在集成壳内部,所述主振模块安装在所述场控模块之间并通过导线与外部正极端相连,所述场控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变压模块的两端,所述变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音频输入信号,在所述主振模块的一侧安装有双振谐式模块。本振片单元相较于现有的振片而言可以具备更好地振动幅度,采用双振谐式的双振谐式模块达到了增强振片边缘振幅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了振片单元的振动效果,能够更好地扩展振片使用时的发声音域,提高振片使用性能,进而达到改善耳机传声效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片振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耳机振膜振动效果及幅度的新的振片技术与新的头戴式耳机结构,尤其是双振谐式耳机振片单元及具有该结构的耳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耳机的作用是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从行业中来将,手机耳机分为两种标准:OMTP标准通常被叫做国家标准,CTIA被称为国际标准。不同的标准对于耳机生产的要求也存在不同。
而从不同的划分依据上来看,耳机又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例如:耳机根据其换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动铁方式、静电式和等磁式。从结构上功能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从佩带形式上分类则有耳塞式,挂耳式,入耳式和头戴式;从佩戴人数上分类则有单人耳机和多人耳机。从音源上区别,可以分为有源耳机和无源耳机;有源耳机也常被称为插卡耳机。不管哪种类型的有线耳机,其在结构组成、工作原理都与喇叭很相似,其也是由磁路系统与发音系统两部分构成。例如,传统的头戴式耳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头带、左右发声单元、耳罩和引线。
其中,头带的功能是固定左右发声单元,将其置于头的两侧,它的结构和它与单元的连接方式决定了头带和耳罩对头部的压力,影响着耳机佩带的舒适性。耳罩是头部与发声单元接触的部件,它对于动圈式耳机是至关重要的,其功能是将低频反射回来,保证低频的重放。耳机的引线是耳机放大电路输出端与耳机音圈的连接线。耳机的发声单元则是整个耳机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包括磁路系统、振动系统、腔体和孔等声学结构。
耳机的发声单元之所以能发出不同的声响,其工作原理与扬声器类似,在如下网址为:https://www.sohu.com/a/216178295_121611的网站中就记载动圈单元类型的发声原理,其具体原理如图1中所示,动圈单元振膜上附有线圈,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电场,与下方的永久磁体作用,从而使振膜片振动发声。
从上述现有技术中可以看出,耳机发声的关键结构为振膜结构,而在传统的耳机工作时其振膜单元(又称振片单元,具体根据不同类型的振动膜片结构进行命名)由于振片结构的限制,使得其膜片的振动区域仅仅维持在中部区域,这就使得整个振膜结构的振动音域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一些针对保真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下使用时,耳机的低音与高音通常无法准确的表达,从而影响耳机的发声效果。
例如,在本公司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660144.5的在先申请的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一种专利名称为:耳机振动组件及具有该振动组件的振动式耳机的结构,其主要结构包括一表面带有网孔的传音壳体,在所述表面带有网孔的传音壳体的壳内腔中部固定设有一音膜部件,在所述音膜部件两侧的壳内腔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关于所述壳内腔中心面对称设置的极板组件,两所述极板组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可调节,两所述极板组件分别通过导线与一升压变压器等效电路相连,所述升压变压器等效电路的输入端与外部音频输入信号相连,所述音膜部件通过导线与外部的高电压相连接,所述音膜部件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等效电路的输出端之间形成高压。
从其公开内容可以看出,上述在先专利申请主要是通过可调节式的振动组件,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声音还原,这种方式可以从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振片振动受限的问题,但是其从整体效果上来说对无法实现改变振片边缘振动的实际效果,因此从增强振片振幅与振动广度的效果上来说存在局限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7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平衡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配置有喷洒装置的可视鼻腔清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