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多个节点协作传输的多子带预编码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30774.9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范镇淇;何迎利;赵高峰;王东明;马涛;葛红舞;卢岸;蒋元晨;胡江溢;郭云翔;梁伟;周熠;赵振非;陈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W72/23;H04W72/045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何春廷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节点 协作 传输 多子带 预编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个节点协作传输的多子带预编码方法及系统,获取系统中多个用户到多个节点的首径时延以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子带内某个载波的信道矩阵,根据首径时延以及子带内某个载波的信道矩阵,构建多用户到多个发射及接收点间在多个子带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根据构建的多用户到多个发射及接收点间在多个子带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构建多子带采用相同预编码时的最大化和速率的优化模型,求解所述优化模型得到预编码矩阵。优点:仅需要多个子带的一个信道矩阵,根据时延(时延偏差)构造出多个子带的信道;采用优化的预编码,得到多子带公共预编码矩阵,该预编码可最大化多子带的和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个节点协作传输的多子带预编码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通信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Multi-TRP协作传输是5G-NR系统Release-16提出的一种技术,它可以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频谱效率以及可靠性,被视为低时延高可靠传输的关键使能技术。Multi-TRP协作传输也可以被视为4G-LTE的协作多点传输技术的演进。
在多节点多用户下行协作传输系统中,多个用户到多个节点的时延不同。因此,对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多个用户到多个节点的时延无法采用发送提前进行补偿。每个节点在去循环前缀时,不可能完美卡在所有用户的循环前缀的位置,即存在符号时间偏差,从而在频域产生与频率相关的相位旋转。因此,即使单个用户与节点的频率选择性不大,但是多用户到多节点的信道矩阵整体上频率选择性严重。这种新特性使得在多节点多用户系统中多个子载波采用相同的预编码时性能会恶化。因此,需要针对这种新的信道特点,研究多子带预编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 Multi-TRP协作传输的多子带预编码方法及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个节点协作传输的多子带预编码方法,包括:
获取系统中多个用户到多个发射及接收点的首径时延以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多个发射及接收点、多个用户终端和中心处理单元;
获取子带内某个载波的信道矩阵,根据首径时延以及子带内某个载波的信道矩阵,构建多用户到多个发射及接收点间在多个子带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
根据构建的多用户到多个发射及接收点间在多个子带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构建多子带采用相同预编码时的最大化和速率的优化模型,求解所述优化模型得到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系统中多个用户到多个发射及接收点的首径时延以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多个用户终端到多个发射及接收点的传输模式采用频分双工模式,通过符号采样时间偏差获得多用户与多发射及接收点之间的时延偏差、通过用户终端反馈得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系统中多个用户到多个发射及接收点的首径时延以及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多个用户终端到多个节点的传输模式采用时分双工模式,通过上行探测信道估计获得多个用户终端与多个发射及接收点之间的时延偏差、对上行信道进行校准后得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多用户到多个发射及接收点间在多个子带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包括:
获取中心频点信道,表示为:
H0表示的是多个子带的中心频点信道,h0,k,n表示用户k到节点n之间的信道增益,k=1,2,…,K,n=1,2,…,N;
根据子带的中心频点信道确定多用户到多节点间在多个子带每个子载波的信道矩阵,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0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