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密封套管补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1160.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1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伟;高尔新;刘强;关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通用石油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04 | 分类号: | F16J15/3204;F16J15/28;E21B29/1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套管 补接器 | ||
1.多密封套管补接器,它包括外筒(1)和引鞋(2),外筒(1)的上端设有与套管相连接的内螺纹(11),外筒(1)的下端通过螺纹与引鞋(2)的上端轴向相连,其特征在于:引鞋(2)的内壁上设有下密封圈槽(21),下密封圈槽(21)内设有与旧套管相密封配合的下密封圈(22),外筒(1)内从引鞋(2)向上依次设有外壁与外筒(1)内壁相配合的下隔环(3)、铅封环(4)、上隔环(5)、控制卡(6)和内筒(7),下隔环(3)的下端面与引鞋(2)的上端面相配合,内筒(7)的上端面与外筒(1)朝向下方的内端面相配合,内筒(7)上方位置的外筒(1)内壁上设有上密封圈槽(12),上密封圈槽(12)内设有与旧套管相密封配合的上密封圈(13),内筒(7)的内壁为上粗下细的锥形螺旋面,内筒(7)内设有外壁与内筒(7)的锥形螺旋面相配合的螺旋卡瓦(8),螺旋卡瓦(8)的下端部设有安装在内筒(7)上的键槽(71)内,防止螺旋卡瓦(8)的下端在内筒(7)内部轴向窜动的卡键,控制卡(6)上设有安装在内筒(7)上的键槽(71)内,与螺旋卡瓦(8)的下端相配合,防止螺旋卡瓦(8)在内筒(7)内发生转动的卡块(61),内筒(7)和外筒(1)之间设有防止内筒(7)在外筒(1)内转动的键块(7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套管补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鞋(2)的上端通过外螺纹与外筒(1)的下端轴向相连,外螺纹下方的引鞋(2)外壁上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安装有与外筒(1)的内壁相密封配合的O形密封圈(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套管补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圈槽(21)为环形燕尾槽,下密封圈(22)为下口位置内壁上设有边部向上的单密封唇的单唇橡胶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套管补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圈槽(12)为环形燕尾槽,上密封圈(13)为下口位置内壁上设有边部向上的下密封唇、上口位置内壁上设有边部向下的上密封唇的双唇橡胶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套管补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上端和上密封圈槽(12)之间的外筒(1)侧壁上径向设有试压螺纹孔(14)和排气螺纹孔(15),试压螺纹孔(14)和排气螺纹孔(15)内分别通过螺纹安装有丝堵(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套管补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内壁上的锥形螺旋面为左旋大螺距锥形螺旋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套管补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卡瓦(8)为弹簧形螺旋状体,螺旋卡瓦(8)外壁上的锥形螺旋面为与内筒(7)内壁相配合的左旋大螺距锥形螺旋面,螺旋卡瓦(8)的内壁上设有与套管外壁相配合的左旋打捞螺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套管补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7)上端部位置的外壁上和外筒(1)相对应位置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弧形键槽,键块(72)为安装在外筒(1)和内筒(7)键槽中的弧形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套管补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卡(6)由卡块(61)和卡环(62)构成,卡环(62)为外壁与外筒(1)的内壁相配合的环状体,卡块(61)设于卡环(62)上端面上并安装在内筒(7)下端部的键槽(71)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密封套管补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内设有位于内筒(7)上方对上密封圈(13)起到保护作用的护套(9),护套(9)为外壁与外筒(1)的内壁轴向滑动配合的环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通用石油工具有限公司,未经牡丹江通用石油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11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绞车钢丝绳恒张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