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2413.8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3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乔懿麟;周文凯;周兴龙;冯晓辉;惠博;杨凯;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澄合合阳煤炭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C45/00;E21D11/00;E21D11/15;E21D2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迎采动 孤岛 工作面 巷道 围岩 锚固 协同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确定迎采动阶段孤岛工作面巷道所处的区域,监测巷道围岩矿压显现规律,其中迎采动阶段包括单向采动影响阶段、双向采动影响阶段和采空区侧影响阶段;
S2根据围岩矿压显现规律对迎采动阶段孤岛工作面巷道进行支护,得到孤岛工作面系统;
S3在孤岛工作面回采前进行巷道围岩受力监测,确定孤岛工作面的高应力区;
S4对孤岛工作面高应力区顶板进行水力压裂卸压,水力压裂卸压后监测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的矿压,实现对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的协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临近工作面回采和孤岛工作面巷道掘进对煤柱支承应力影响范围的重叠区域为双向采动影响阶段,所述双向采动影响阶段的后方为单向采动影响阶段,所述双向采动影响阶段的前方为采空区侧影响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巷道迎采动掘进模拟,得到迎采动阶段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根据受力和变形特征确定围岩矿压显现规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支护时,所述单向采动影响阶段采用锚网索支护,帮部加固采用高柔注浆锚索;所述双向采动影响阶段采用锚网索支护,帮部及顶板加固采用高柔注浆锚索;采空区侧影响阶段采用锚网索支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孤岛工作面回采前利用锚杆测力计进行巷道围岩受力监测,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巷道围岩变形监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进行水力压裂卸压时,在煤柱帮侧进行钻孔,所述钻孔的方位角垂直于煤柱帮,钻孔的倾角为70°,钻孔间距为10m~20m,钻孔垂高为基本顶高度;钻孔水平长度和钻孔深度根据钻孔倾角和钻孔垂高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进行水力压裂卸压时,在15~40Mpa压力下单次压裂的时间为20~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进行水力压裂卸压时,压裂次数根据顶板岩层的结构和岩层厚度确定;由钻孔底部向孔口压裂,压裂间隔为3m~6m,压裂最终位置为煤层顶板与煤层交界面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进行水力压裂卸压时对钻孔进行封孔,封孔压力为12Mpa~16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迎采动孤岛工作面巷道围岩卸压锚固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水力压裂结束后用水泥浆对压裂孔进行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澄合合阳煤炭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澄合合阳煤炭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24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管理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料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