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生产用接触式电刷电流退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5665.6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泽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73 | 分类号: | C21D9/573;C21D9/62;C21D1/26;C22F1/08;C22F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李悝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生产 接触 电刷 电流 退火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电缆退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接触式电刷电流退火设备,包括工作台、蒸汽箱和退火管件,所述蒸汽箱和退火管件均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绝缘架,所述绝缘架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铜线电流预热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退火管件包括预热管、减温管和冷却管,所述预热管、减温管和冷却管均安装在绝缘架上,且所述预热管、减温管和冷却管呈中心同轴设置;所述蒸汽箱上安装有第一输汽管,所述第一输汽管与预热管相连通。本发明采用接触式电流进行预热后退火,搅动已达到均匀水蒸气敷贴在电缆铜线的表面,进而减少退火后线径变细、铜线发红、铜线变色、铜线氧化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退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生产用接触式电刷电流退火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都需要经过退火工艺处理,从而使铜线达到电缆产品所需的导体性能。为了提高产品品质和产能,降低能耗,现在线缆行业逐渐用连续退火方式代替原有的罐式退火。连续退火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定长度的铜线把两个正负电极的铜轮直接短路,因为铜线的电阻相当低,在低电压状况下也能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利用这个低电压大电流,就能达到把铜线烧软目的。
在现场操作中,会造成退火后线径变细、表面划伤、铜线发红、铜线变色、铜线氧化等一些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生产用接触式电刷电流退火设备,具备防氧化减划伤,减少铜线发红、铜线变色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会造成退火后线径变细、表面划伤、铜线发红、铜线变色、铜线氧化等一些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接触式电刷电流退火设备,包括工作台、蒸汽箱和退火管件,所述蒸汽箱和退火管件均安装在工作台上;
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绝缘架,所述绝缘架上安装有用于对电缆铜线电流预热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所述退火管件包括预热管、减温管和冷却管,所述预热管、减温管和冷却管均安装在绝缘架上,且所述预热管、减温管和冷却管呈中心同轴设置;
所述蒸汽箱上安装有第一输汽管,所述预热管和减温管通过第二输汽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输汽管与预热管相连通;通过蒸汽箱对退火管件进行防氧化保护。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电缆生产用接触式电刷电流退火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电缆铜线退火的放线机和绕线辊,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绕线辊相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绕线辊驱动绕线,实行持续退火。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电缆生产用接触式电刷电流退火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预热管包括第一管道和绝缘端盖,所述绝缘端盖对称设置在第一管道的两端,所述绝缘端盖和第一管道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密封胶圈;
所述绝缘端盖上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绝缘端盖内设有第一导电垫片和第二导电垫片,所述第一导电垫片和第二导电垫片安装在第一槽口的内部;
所述第一导电垫片和第一导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垫片和第二导线相连接;接触式电流原理预热,且预热过程中通过第一密封胶圈密封。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电缆生产用接触式电刷电流退火设备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内对称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安装有圆形固定块,所述圆形固定块安装在第一槽体的内部,所述转动件上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圆形座,所述圆形座上通过铰接件安装有若干个搅动叶片,且若干个搅动叶片呈环形安装在圆形座的外壁上;
所述第二槽体设置为弧形,所述第二槽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转轴的外壁设有第二齿牙,所述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相啮合;水蒸汽注入时通过搅动进而将空气置换出去,且搅动使得水蒸汽分散进而服帖在电缆铜线的外表面,减少氧化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泽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泽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5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