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管理的多功能手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5686.8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亢泽峰;王健全;侯昕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A61B5/11;A61B5/021;A61B5/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儿童 青少年 行为 管理 多功能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管理的多功能手环。该手环包括: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底座、中间伸缩架、基座固定架、基座以及手环带;可通过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装置来测量血氧饱和度,并且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装置与手环集成为一体,便于携带,当手怕佩戴手环的情况下,可将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装置通过中间伸缩架滑动拉出,从而在不需要摘下手环的情况下,便可伸出手指利用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装置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操作便利。此外,还可以在基座内集成运动监测模块、心率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光照检测模块、坐姿检测模块、户外监测模块、睡眠监测模块,以实现多功能的数据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管理的多功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智能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等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我国是近视眼的高发地区,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向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而且,升学压力、与生活现代化相关的环境因素如电脑普及等,还将对近视眼患病率产生持续影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近视眼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已成为广大群众所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切实有效地防治近视、保护青少年视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大事,也是需要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大事。研究发现,户外运动时间为主导,血氧饱和度和睡眠时间为辅,能够综合反应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情况。而目前的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只能通过专门的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仪来测量,而现有智能手环虽然具有一系列的记录健康相关数据的作用,但目前尚没有指夹式血氧饱和度仪的功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管理的多功能手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管理的多功能手环,以解决现有智能手环虽然具有一系列的记录健康相关数据的作用,但目前尚没有指夹式血氧饱和度仪的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管理的多功能手环,包括: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底座、中间伸缩架、基座固定架、基座以及手环带;所述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装置设置于所述测试装置底座上,所述测试装置底座底部设置有第一槽体,所述槽体端部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中间伸缩架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内,所述中间伸缩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的端部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基座固定架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内,所述基座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手环带连接于所述基座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装置包括活动部、固定部以及显示屏,所述活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上方,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板,所述卡扣板包括转动座、凸板、平板部以及卡钩部,所述转动座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侧壁,所述固定部每侧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动座,所述平板部的顶部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座之间,所述卡钩部连接于所述平板部以的底部,所述卡钩部底端呈向内弯曲的卡钩状,所述基座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卡钩部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钩部卡合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凸板设置于所述平板部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伸缩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直板部以及垂直连接于两个所述直板部一端之间的横板部,所述横板部位于所述测试装置底座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测试装置底部通过销轴与所述测试装置底座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5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