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37804.9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8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德;张甜甜;何建军;戴曹培;钱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8B1/00;A01K67/033;A01G9/02;B09B101/7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连泽彪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水 处理 垃圾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箱,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通过高度检测器,整体高度投加15cm左右后停止投料,餐厨垃圾中含有的部分油和水分落到底部经排出口排出,随后从黑水虻幼虫进口处加入黑水虻幼虫,根据高度检测器和观察窗对餐厨垃圾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待投加的餐厨垃圾处理殆尽或多数幼虫接近预蛹预蛹可自主爬行阶段,启动震动泵和补光灯进行幼虫和残渣的分离,分离后的残渣下落到二级细筛被收集处理,幼虫被送至化蛹隔间,在石子缝隙中化蛹,待成虫产卵后可将此隔断取出,采卵孵化,使得其在一个箱体内完成黑水虻生命周期的3大步骤;可将单个箱体批量复制,加上自动化机械实现自动控制;充分尊重黑水虻的生长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箱。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其特点如下:1、粗蛋白和粗纤维等有机物含量高,开发利用价值较大,但易腐并产生恶臭;2、含水量高,不便收集运输,处理不当容易产生二次污染;3、油类和盐类物质含量较其它生活垃圾高,对资源化产品品质影响较大,需要很大处理成本,因此,厨余的处理及去向已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常用的大规模处理方法包括焚烧、堆肥等,但上述方法面临着占地面积大,长距离运输成本高、效率低、资源化程度低等问题。以至于我国大多数城市无法有效的处理餐厨垃圾。
近几年有利用新型资源昆虫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技术。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成虫不扰人,幼虫腐食性,食量大,抗逆性强,幼虫和预蛹营养价值高。黑水虻取食将餐厨垃圾转化成高质量的昆虫蛋白,具有其他昆虫无法比拟的优势。
现有的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技术粗放、集约化管理不足,限制了利用黑水虻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箱,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箱,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的上表面上依次开设有餐厨垃圾进口、冲洗水进口和黑水虻幼虫进口,所述主体箱的内部位于黑水虻幼虫进口的下侧设置有内斜板,所述主体箱的内部通过十字隔板分割为四个腔室,其中内斜板下侧腔室设为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铺设小石子,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设为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一级粗筛,所述一级粗筛的底部设置有震动泵,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设为第三腔室,第三腔室的内部上侧活动设置有二级细筛,所述第三腔室的内部底部固定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件,所述斜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第一腔室的下方设为第四腔室,第四腔室的内部铺设有植物层,通过高度检测器,整体高度投加15cm左右后停止投料,餐厨垃圾中含有的部分油和水分落到底部经排出口排出,随后从黑水虻幼虫进口处加入黑水虻幼虫,黑水虻幼虫沿着内斜板进入到第二腔室内,加入量通过观察窗以铺满餐厨垃圾表面为宜。根据高度检测器和观察窗对餐厨垃圾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待投加的餐厨垃圾处理殆尽或多数幼虫接近预蛹阶段,启动震动泵和补光灯进行幼虫和残渣的分离,分离后的残渣下落到二级细筛被收集处理。幼虫被送至化蛹隔间,在石子缝隙中化蛹,通过湿度和温度传感器促进蛹孵化,孵化后的成虫有翅膀,在化蛹隔间斜板处碰壁,通过化蛹侧预留空间进行下方成虫交配产卵区,此处有内补光灯,光照强烈,且底部及时补充有种植的新鲜植物,满足成虫产卵的条件。待成虫产卵后可将此隔断取出,采卵孵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斜板的底部端面与主体箱内部的十字隔板的上端相连,保证黑水虻幼虫进入到第二腔室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相连通,这样黑水虻幼虫在分离后进入到第一腔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7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级自然循环产蒸汽的升温型热泵机组
- 下一篇:一种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