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7807.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3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康帅;杨庆;张进;俞建成;陈阔;崔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式 自主 水下 机器人 | ||
1.一种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首尾铰接的单体AUV;单体AUV包括依次连接的艏部扩展舱段(101)、舯部采样舱段(102)、舯部垂推舱段(103)、舯部控制舱段(104)及艉部扩展舱段(105),其中舯部采样舱段(102)用于采样;舯部垂推舱段(103)用于提供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推力;艉部扩展舱段(105)用于提供前后运动及俯仰运动的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AUV的相邻两个舱段之间均通过连接法兰(125)连接,各连接法兰(125)上均设有穿线螺钉(124),穿线螺钉(124)用于信号线缆的走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舯部垂推舱段(103)的前端与所述艏部扩展舱段(101)的后端之间及所述舯部垂推舱段(103)的后端与所述艉部扩展舱段(105)的前端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拉杆(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艏部扩展舱段(101)包括艏部导流罩(107)和艏部端盖(108),其中艏部端盖(108)的一侧通过连接环(109)与所述舯部采样舱段(102)的一端的所述连接法兰(125)连接,艏部导流罩(107)罩设于艏部端盖(108)的外侧且通过艏部连接螺柱(122)与艏部端盖(10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舯部采样舱段(102)包括舯部采样舱壳体(111)及设置于舯部采样舱壳体(111)内的蠕动泵(127)和储水水囊(128),其中舯部采样舱壳体(111)内设有蠕动泵支撑板(126),蠕动泵(127)设置于蠕动泵支撑板(126)上,蠕动泵(127)通过单向采样管路与储水水囊(12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舯部垂推舱段(103)包括垂推固定舱体(112)、垂向驱动电机支架(113)、垂向驱动电机(114)及垂推螺旋桨(115),其中垂向驱动电机支架(113)设置于垂推固定舱体(112)内,垂向驱动电机(114)设置于垂向驱动电机支架(113)上,且输出轴与垂推螺旋桨(115)连接,垂向驱动电机(114)驱动垂推螺旋桨(115)绕竖直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舯部控制舱段(104)包括舯部控制舱壳体(116)及设置于舯部控制舱壳体(116)内的电控元件固定板(130)、GPS无线电蓝牙集成模块(131)、电源支撑板(132)和电源(133),其中电控元件固定板(130)设置于电源支撑板(132)上,且位于舯部控制舱壳体(116)的前端;电源(133)设置于电源支撑板(1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艉部扩展舱段(105)包括艉部导流罩(119)、水平推进机构及水平桨后舵机构,其中艉部导流罩(119)设置于所述舯部控制舱段(104)的后端,艉部导流罩(119)的顶部设有集成天线(137);艉部导流罩(119)的前端左右两侧设有水平推进机构,艉部导流罩(119)的后端设有水平桨后舵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推进机构包括纵向驱动电机支架(117)、纵向驱动电机(118)及驱动螺旋桨(135),其中纵向驱动电机支架(117)设置于所述艉部导流罩(119)的外侧,纵向驱动电机(118)设置于纵向驱动电机支架(117)上,且输出轴与驱动螺旋桨(135)连接;纵向驱动电机(118)带动驱动螺旋桨(135)转动,驱动螺旋桨(135)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单体AUV的中轴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桨后舵机构包括桨后舵(120)、单轴舵机支架(138)及单轴舵机(139),其中单轴舵机支架(138)通过艉部连接螺柱(136)与所述艉部导流罩(119)连接;单轴舵机(139)设置于单轴舵机支架(138)上,且输出端与桨后舵(120)连接,单轴舵机(139)驱动桨后舵(120)翻转,为机器人的俯仰运动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78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箱
- 下一篇:一种空心球状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