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锆改性硅树脂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41099.X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0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洪杰;王诏田;程岩;吴林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9/00 | 分类号: | C08G79/00;C03C25/40;C03C25/1095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马维骏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硅树脂 浸润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上浆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锆改性硅树脂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锆改性硅树脂浸润剂,包括以下组分:八水氧氯化锆(ZrOCl2·8H2O)、硅酸酯、氨基硅烷、有机酸和封端剂;将八水氧氯化锆(ZrOCl2·8H2O)、硅酸酯、氨基硅烷进行水解‑共聚反应,加入有机酸和封端剂最终得到锆改性硅树脂浸润剂。玄武岩纤维单纱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300℃热处理后,ZRBF‑2组纤维的断裂强力为376 N,断裂强力保持率为86.3%;而未经浸润处理的BF纤维断裂强力为287.8N,远低于ZRBF‑2,表明该锆改性硅树脂浸润剂能有效提高玄武岩纤维的耐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上浆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锆改性硅树脂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玄武岩纤维以天然火山喷出岩为原料,经1500~1700℃高温熔融后快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主要组分包括SiO2、Al2O3、CaO、MgO、Fe2O3和FeO,具有力学性能优、耐高温、化学性能稳定、成本低、环保无毒、不含致癌物质或其他危害健康的物质的优点。玄武岩纤维织物在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如可作为耐火材料、过滤材料、建筑材料、保温材料等,但玄武岩纤维属于脆性材料,织造加工中反复的拉伸和弯曲会导致纱线损伤和断裂,织造难度大,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目前玄武岩纤维一般与其他柔软纤维混纺使用。
基于上述原因,纤维一般需要覆盖涂层,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提高可纺性的方法。纤维上浆是纤维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序,上浆剂对纤维表面起到润滑作用,防止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磨损和断线。干燥后,上浆剂在纤维表面形成薄膜,该薄膜占整个纤维重量的0.2-5%。上浆剂一般分为普通纤维上浆剂和增强型纤维上浆剂,普通纤维上浆剂使纤维具有良好的后续可纺性,增强型纤维上浆剂用于增加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粘结强度。普通上浆剂不但可提高纤维的后续可纺性,还可提高纤维的强度,但现有有机上浆剂耐温性差,一般在200℃以下即分解,使其在高温滤料应用上受到限制,而无机上浆剂又丧失了可纺性,在高温下增大纤维的脆性。
有机硅树脂(又称聚有机硅氧烷)是以硅氧原子交替连结组成-Si-O-骨架,再连结不同的有机基团,其结构中既含有“有机基团”又含有“无机结构”。有机硅树脂又可分为纯有机硅树脂和改性有机硅树脂。因纯有机硅树脂存在着热稳定性差、附着力差、力学强度低等缺点,在使用中受到限制,所以人们开始研发改性有机硅树脂。在有机硅树脂主链中引入Zr原子,形成具有Si-O-Zr骨架结构的含锆改性硅树脂,以该含锆改性硅树脂作为浸润剂涂覆玄武岩纤维。
目前,尚未有涉及采用锆改性硅树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浸润上浆的处理,以及玄武岩纤维表面与涂层界面的相互作用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锆改性硅树脂浸润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本发明的浸润剂对玄武岩纤维进行浸润涂覆,浸润剂可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耐温薄膜,进而提高纤维的可纺性和热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锆改性硅树脂浸润剂,包括以下组分:八水氧氯化锆(ZrOCl2·8H2O)、硅酸酯、氨基硅烷、有机酸和封端剂;
将八水氧氯化锆(ZrOCl2·8H2O)、硅酸酯、氨基硅烷进行水解-共聚反应,加入有机酸和封端剂最终得到锆改性硅树脂浸润剂。
进一步地,所述硅酸酯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氨基硅烷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或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1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