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防蚀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1251.4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许超;何隆杰;王祥;许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捌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1/08;C09J11/04;C09J7/40;C09J7/10;C09J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杨秋妹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防蚀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防蚀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防蚀带具有单面粘性,其组分包括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厌氧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石墨烯树脂浆料、增粘树脂、短切玻璃纤维、引发剂、紫外吸收剂、消泡剂、增稠剂,具体限定了上述材料的组分配比。本发明将具有一定配比的上述组分经过共混、涂布、固化制得柔性防蚀带,将其应用于异形件的表面防腐。防蚀带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适用于异形件防腐包覆防护,并且包覆和拆除操作便利。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条件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易于放大等优点,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柔性防蚀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其中钢结构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被腐蚀的钢结构不仅影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可能会导致设备事故及人员伤亡事故。而作为钢结构中常见的法兰、阀门、螺栓等异形构件由于结构复杂,存在较多的缺陷、缝隙和棱角,很容易积累水分、潮气、盐分等,进而极易发生应力腐蚀、电偶腐蚀、缝隙腐蚀等腐蚀行为,异形件的腐蚀问题往往更严重。因此,对异形件的腐蚀状况和防腐技术给予高度关注,并开发满足异形件防腐需求的防护材料变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涂层防腐技术和包覆防腐技术是两种主流的防腐技术。涂层防腐具有施工方便、低成本、长效防腐等优点,但是对于基材的表面处理要求高,而异形件因其形状不规则表面处理无法满足要求。此外,涂层防腐在异形件的局部或边缘区域涂覆率低,容易造成因漏涂产生的局部腐蚀,同时在后期的维护和检修工序时,表面涂层难以去除,维修成本较高。包覆防腐技术通常采用多层防蚀材料组合实现长效腐蚀防护,其中聚乙烯防腐胶带结合涂覆防腐底涂体系在石化管道防腐中广泛应用,但未涉及异形件防腐。中国专利CN201710620214.2和CN201610094950.4均公开了一种包含矿脂膏、矿脂防蚀带和保护壳的矿脂包覆防腐技术,该技术具有优异的长效防腐性能且可用于异形件防腐,但施工工序繁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备良好防腐性能、施工及拆卸方便的防蚀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防蚀带,防蚀带本身通过组分的改进提升其物理性能并使其具有单面粘性,施工时可紧密附着于异形件上起到良好的抗腐蚀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防蚀带,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优选的,所述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为固含量30-50%、断裂伸长率≥500%的液体聚氨酯树脂。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具有优异的耐老化、耐磨、耐油、柔软性和弹性等性能特点,选用断裂伸长率≥500%的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作为防蚀带材料中的柔性树脂成分,通过设计调控可满足材料的柔软度、弹性和耐老化需求。
优选的,所述厌氧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为182#不饱和聚酯树脂、189#不饱和聚酯树脂、191#不饱和聚酯树脂、192#不饱和聚酯树脂、196#不饱和聚酯树脂、3301#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工艺性能优良、经济性高、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具有耐腐蚀性能良好、力学强度优异的性能特点。厌氧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防蚀带的增强树脂材料,可提高防蚀带拉伸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同时因厌氧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包含气干性基团,隔绝空气可以完全固化,在空气中能轻度交联固化变成粘性状态,利用这一特性,结合在离型膜上的涂布、固化工艺,赋予防蚀带单面粘性。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树脂浆料为按重量份数计,由5-10份石墨烯、80-88份脂肪族聚氨酯树脂和2-10份分散剂,经共混、分散制备得到的功能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捌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捌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1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