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1803.1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6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郑永泉;欧秋望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数据 加密 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三维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解析原始三维数据,得到三维几何数据、三维材质数据、三维物体数据;利用特定格式整合三维几何数据、三维材质数据、三维物体数据,得到专用格式三维数据;根据国产密码算法标准对专用格式三维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新型三维数据。本发明通过去除原始三维数据的通用格式,取得三维几何数据、三维材质数据、三维物体数据,再以特定格式整合三维几何数据、三维材质数据、三维物体数据,得到专用格式三维数据,使其能够满足在特定领域上使用的专用性,根据国产密码算法标准对专用格式三维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提高新型三维数据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浏览器性能的不断提升,其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基于B/S架构的三维可视化应用也逐渐普及,智慧城市、智慧楼宇、大屏可视化等相关领域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普遍。传统上,三维可视化中的三维模型所采用的通用格式,面临如下问题:现有的三维数据格式,大多数为开源、通用型,无法满足商业上的业务需求和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需求无法满足;多种数据格式并存,相互之间兼容性差,多源数据使用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的采用通用型格式处理的三维数据在使用上安全性低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包括:
解析原始三维数据,得到三维几何数据、三维材质数据、以及三维物体数据;
利用特定格式整合所述三维几何数据、所述三维材质数据、以及所述三维物体数据,得到专用格式三维数据,其中所述三维物体数据中包括所述三维几何数据和所述三维材质数据;
根据国产密码算法标准对所述专用格式三维数据进行数据加密处理,得到新型三维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所述解析所述原始三维数据,得到三维几何数据、三维材质数据、以及三维物体数据,包括:
解析所述原始三维数据,得到顶点信息、材质信息、以及层级信息;
根据所述顶点信息、所述材质信息、以及所述层级信息,得到三维几何数据、三维材质数据、以及三维物体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所述三维几何数据包括描述三维物体的几何点位信息的数据;所述三维材质数据包括描述三维物体的材质信息以及链接外部纹理信息的数据;所述三维物体数据包括描述三维物体的层级关系信息的数据以及每个节点关联的三维几何数据和三维材质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所述解析所述原始三维数据,得到三维几何数据、三维材质数据、以及三维物体数据,还包括:
清洗所述顶点信息、所述材质信息、以及所述层级信息中的冗余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所述根据国产密码算法标准对专用格式三维数据进行数据加密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国产密码算法标准,生成公钥和用于解密的私钥;
利用所述公钥对所述专用格式三维数据进行数据加密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所述国产密码算法标准为SM2国产密码算法标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维数据的加密处理方法,所述利用特定格式整合所述三维几何数据、所述三维材质数据、以及所述三维物体数据,得到专用格式三维数据,其中所述三维物体数据中包括所述三维几何数据和所述三维材质数据,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未经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1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