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疾病自查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1807.X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7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胡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尖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厦门纳益维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73 | 代理人: | 陈菊珍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疾病 自查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疾病自查管理系统,其包括疾病自查导诊单元、疾病营养康复单元、医生点评单元、同病互助单元、个人中心、疾病服务单元。疾病自查导诊单元根据人体解剖部位,罗列该部位可能的症状,再通过该症状罗列可能的疾病,然后基于患者的主诉、伴随症状及病史的问询逻辑加上典型图片对用户进行询问以输出预判结果。各单元之间均以单一具体疾病为索引,在各自界面建立索引,用户可从任一界面进入其他单元之中,并获取该单一具体疾病的相关信息。如此,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疾病自查管理系统。疾病自查后有针对性地看医生,医生点评做参考,疾病营养康复配合医生治疗,与健康管理机构、同病患者及医生等协同管理该疾病,对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诊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疾病自查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从用户预约系统、医疗服务系统到移动医疗APP等,其正被尝试用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现状。
如移动医疗APP等,各类在线问诊系统随之产生。但目前,各类在线问诊系统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体现为:
1、多通过用户输入病症的方式实现疾病预判,而由于用户对自身健康状况、身体结构、保健知识等方面知识的匮缺,通常无法准确、全面地描述病症导致诊断结构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判风险,准确度较低;
2、由于检查数据的缺乏,及医生与病患不能实现互动,单纯问询式的在线问诊系统只能给出疾病的预判信息,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问诊,因此,用户仍需前往医院进行医生看诊及相关检查,现在国内基本没有完善科学的系统的线上导诊系统,而线下各大医院大多数是护士导诊,说是导诊不如说是维护秩序,基本起不到导诊作用,目前国内问诊系统按照国家要求的对象也只能是复诊的病人,而且花钱问诊的对象基本已经确定了科室,而不是还没有确定科室疾病的导诊,因此无须或者无法为用户提供导诊信息,用户不清楚该去什么医院,挂哪个科室,看哪个医生,往往由于挂号错误,耽误看诊;
3、功能单一,除了疾病预诊外,不能就用户的一系列关系问题(如怎么找到合适的医生、除了治疗外的营养康复问题特别是离院后的营养康复知识、注意事项、预后等线上线下方案)提供辅助信息,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疾病自查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疾病自查管理系统,包括疾病自查导诊单元;所述疾病自查导诊单元包括第一交互模型、问诊模型及科室疾病库;所述第一交互模型用于建立人机交互,使得用户操作指向特定的人体部位;所述问诊模型就各人体部位关联有主诉症状列表,且与各主诉症状一一映射的问诊界面;问诊界面下,以罗列伴随症状和/或病史方式并辅以典型图片问询用户是否吻合,将当前待回答问题及用户回答信息作为下一待回答问题的输入;若问询完所有待回答问题且用户回答信息均不能满足预设条件,返回初始待回答问题,开始新一轮问询;若用户回答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输出预判结果;所述科室疾病库根据预判结果向用户提供导诊信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诊信息包括建议就诊科室、医生挂号信息,医生推介及检查建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疾病自查导诊单元还包括数据接入端口,所述数据接入端口用于接入医院检验检查数据和/或穿戴设备检查数据。
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管理单元;所述疾病自查导诊单元在其预判结果的输出界面以预判结果为索引,关联获取所述管理单元关于预判结果中的单一具体疾病的辅助信息;当所述管理单元为多个时,当前管理单元以其确定的单一具体疾病为索引,关联获取其他管理单元关于当前病种的辅助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尖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尖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1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