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行为数据挖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45060.5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7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江何;周鑫;李忱;陈忠国;门殿春;孟繁荣;姚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65 | 分类号: | G08G1/065;G08G1/01;G08G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杨敬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行为 数据 挖掘 方法 | ||
1.一种多元行为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
S1、依据高速公路全长路段进出口收费站建立数据服务集群,获取各收费站车辆进出数量以及车辆种类信息;
S2、检测高速公路全路段状态信息,获取能见度、地面潮湿度以及天气信息上传至数据服务集群;
S3、基于数据服务集群下层建立全路段交通状态实时监测网络,对车辆通过速度以及车辆密度进行数据采集;
S4、通过S2获取的天气和路段信息预估整路段各区域之间的安全通行速度,同步实时预测当前时段高速公路最佳通行容纳量,所述最佳通行容纳量的计算方式为:
Q=[(e*s)/z];
其中:s为平均时速、e为车辆并行数量、Q为容纳量、z为车辆综合占用距离且z=u1+u2+u3、u1为车体平均长度、u2为车辆平均制动距离、u3为安全车距;
S5、依据各收费站的车辆出入信息,获取各路段之间的实际通行量;
S6、通过将实际通行量与最佳通行容纳量对比,获取实时比值,依据实时比值控制对应收费站的车辆进入,所述实时比值控制对应收费站的车辆进入方式为,实际通行量A与最佳通行容纳量B之比为A:B,当AB时对该检测路段内的收费站限制进入,当AB时无限制进入,当A=B时限制大型货车进入;
S7、综合评定各收费站的日均通车数量,区分集中通行时段,建立不同时段的各收费站平均通行热力图;
S8、依据不同时段的各收费站平均通行数据并结合对应日期的历史通行数值的平均流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各收费站的车流数据,所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各收费站的车流数据预估包括以下公式;
当天总体流量预估:
K=[(M1/At1+M2/At2+...+Mn/Atn)/i+(L1/Bt1+L2/Bt2+...+Ln/Btn)/i]/2;
当天特定时间段流量预估:
K=[(Mn/Atn)/i+(Ln/Btn)/i]/2;
其中:At为当下时间段、M为当下时间段的车流数量、L为历史车流数量、Bt为历史时间段、i为历史时间段的车流数量、K为未来车流量预测值;
S9、依据各收费站的未来车流数据在数据服务集群中与高速公路全路段状态信息和实时比值之间配合,对后续的高速公路压力做出提前量判断,并做出提醒;
S10、全年数据实时备份到数据服务集群,结合未来天气预报数据的接入,检测历史状态相似项,做出提前反应预警,并提取最佳处理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行为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状态实时监测网络间隔10km布置一处检测站,所述检测站设置车速、车型、每分钟通行数量、能见度和天气检测功能一体化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行为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中全年数据实时备份到数据服务集群过程中,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其特征提取变量包括:日期信息、天气信息、拥堵长度、拥堵路段和车流数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行为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不同时段的各收费站平均通行热力图建立方式为,通过各收费站全天不同时间段内通行车辆的数量将高速路线全程收费站的对应站点数据分别渲染为深度不同的色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行为数据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路段状态信息包括高速公路的维护路段施工信息及其整体路况和各区域的限速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50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