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火力发电锅炉的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5277.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9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杜苏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苏月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火力发电 锅炉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火力发电锅炉的除尘装置,涉及锅炉除尘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除尘装置在活性炭滤板达到负荷时,无法自动的对达到负荷的活性炭滤板进行更换的问题。一种应用于火力发电锅炉的除尘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侧顶部设置有一处主密封框架;所述主体的前侧底部设置有一处副密封框架;所述主体的内部偏下位置设置有一处排出框架;所述主体的内部偏上位置设置有一处更换框架;所述更换框架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包括:放入槽开设于主体的内部前侧偏上位置;排出槽开设于主体的内部前侧偏下位置。本发明能够自动完成了对活性炭板更换的工作,无需停止锅炉燃烧采用人工对达到负荷的活性炭板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除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火力发电锅炉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是利用锅炉焚烧可燃物,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但是锅炉在焚烧可燃物时所产生的烟气中,易掺杂着大量的扬尘杂质,因此为了避免这些扬尘杂质排出后对环境造成污染,通常会用到除尘装置来针对处理这些扬尘杂质。
现有的除尘装置在利用活性炭滤板来对烟气中的杂质进行去除时,活性炭滤板长时间使用导致其过滤效果达到负荷后,由于活性炭滤板处于除尘装置的内部,人工无法及时的发现滤板的负荷状态,易导致活性炭滤板持续保持负荷工作,致使大量烟气裹挟着扬尘杂质被排出,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且现有的除尘装置在活性炭滤板达到负荷时,无法自动的对达到负荷的活性炭滤板进行更换,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更换,更换起来不仅较为的麻烦,并且在更换时还需停止锅炉的燃烧工作,避免烟气烫伤工作人员,从而导致了锅炉出现工作空白期,降低了火力发电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火力发电锅炉的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除尘装置在使用时,人工无法及时的发现滤板的负荷状态,且现有的除尘装置在活性炭滤板达到负荷时,无法自动的对达到复制的活性炭滤板进行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火力发电锅炉的除尘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前侧顶部设置有一处主密封框架,且主密封框架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的前侧底部设置有一处副密封框架,且副密封框架为U形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偏下位置设置有一处排出框架,且排出框架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偏上位置设置有一处更换框架;所述更换框架为矩形结构,且更换框架的两侧均滑插安装有一处压板;两处所述压板的上下两端均为弧形结构;所述主体包括:放入槽,放入槽开设于主体的内部前侧偏上位置,且放入槽为矩形结构;排出槽,排出槽开设于主体的内部前侧偏下位置,且排出槽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排出框架包括:导向框,三处导向框由左向右等距离间隔排列设置于排出框架的顶部,且三处导向框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受力压框,受力压框通过弹簧安装于排出框架的顶部,且受力压框为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密封框架包括:导杆,两处导杆分别设置于主密封框架的内部左右两侧,且两处导杆为圆柱形结构;主密封板,主密封板套滑安装于两处导杆上,且主密封板为矩形结构,并且主密封板的上下两侧与主密封框架的内部上下两侧之间均设置有两处弹簧。
优选的,所述副密封框架包括:滑杆,两处滑杆呈左右对称状排列滑插安装于副密封框架的顶部,且两处滑杆为圆柱形结构;副密封板,副密封板设置于两处滑杆的底端,且副密封板为矩形结构;挡板,挡板设置于两处滑杆的顶端,且挡板的底部与副密封框架的顶部之间设置有两处弹簧。
优选的,所述压板包括:内板,两处内板分别设置于两处压板的内侧,且两处内板的顶部与排出框架的底部左右两侧之间均设置有一处弹簧,并且两处内板为矩形结构;连杆,两处连杆分别转动安装于两处内板的内部底端;连接头,两处连接头分别转动安装于两处连杆的另一端;标示杆,两处标示杆分别设置于两处连接头的前端,且两处标示杆还滑插安装于主体的前侧,并且两处标示杆为圆柱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苏月,未经杜苏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5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ZnO溶液调配工艺
- 下一篇:一种混色纺包芯纱线的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