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送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6616.2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6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保定国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张晓利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消化 送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送进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魔术绑带,以将其固定在医师的手臂位置,在所述基座顶部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在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设置有导轮,消化内镜从两个所述导轮之间穿行而过,且与两个所述导轮均紧密接触,此新型的消化内镜送进装置,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消化内镜临床的实时送进过程中,可将装置整体置于胳膊上单手操作送进,且在手掌偏转的同时利用双棘轮连接部件的使用,能够在手掌在前后两个方向偏转时驱使导轮朝同一方向持续旋转,进而实现消化内镜的单手连续送进,方便了临床消化内镜的检查送进使用,且整个送进过程连续无停留,保证了消化内镜舒适且高效的推送检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送进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镜,是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附带超声及X线的设备来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声或X线影像,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组设备。按检查所用内镜属性可分为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小肠镜、内镜超声、胶囊内镜、胆道镜(包括子母镜)、胰管镜和腹腔镜以及激光共聚焦内镜等;按检查部位和功能分为上消化道内镜、下消化道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超声;按临床应用分为诊断性消化内镜和治疗性消化内镜。
目前的消化内镜在由操作医师进行操作时,医师需要左手持镜柄,而右手握持内镜插入胃或肠道,并持续送入,其右手需要时刻精准的控制消化内镜的位置,整个手术过程中医师体力消耗大,且右手在推送消化内镜时,为了保证推送的稳定和舒适,其手部一般都是处于很靠近人体的位置,这样在患者肢体与手部之间悬空的消化内镜的长度相对较短,会更容易控制其推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因而在实际推送过程中,医师右手在推送消化内镜至肢体处需要松开消化内镜,并将右手后撤,再次握持消化内镜并重复上述推送过程中,整个过程中,消化内镜是步进式的不连续的前进,其“走走停停”更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不适感,另一方面每个步进空挡时的等待也增加了检查或手术的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送进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送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送进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魔术绑带,以将其固定在医师的手臂位置;
在所述基座顶部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在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设置有导轮,消化内镜从两个所述导轮之间穿行而过,且与两个所述导轮均紧密接触;
在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设置有齿轮一,两个所述齿轮一啮合,以使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同步反向旋转;
且在所述基座顶部两侧还设置有承载座,两个所述承载座上分别转动设置有轴一和轴二,在所述轴一和轴二上设置有U型驱动框架,所述U型驱动框架位于医师手掌位置,在医师手掌偏转时驱使所述U型驱动框架带动轴一和轴二旋转;
并在所述轴一和主动轴之间设置有双棘轮连接部件,在所述轴一持续正反旋转时,利用所述双棘轮连接部件驱使所述主动轴始终朝同一方向连续旋转。
作为优选,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壳体一,所述主动轴、从动轴和导轮均位于壳体一内,且主动轴延伸至壳体一外侧来与双棘轮连接部件对接;
在所述壳体一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通行口,消化内镜从一侧所述通行口进入,并在从两个所述导轮之间穿行后,恰好从另一侧所述通行口送出。
作为优选,在所述壳体一内靠近通行口的位置设置有漏斗状的导套。
作为优选,在所述U型驱动框架上转动安装有橡胶套杆,以将其与医师手掌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
作为优选,所述双棘轮连接部件包括有设置在基座上的传动轴,在所述轴一的端部设置有驱动锥齿轮,且在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与驱动锥齿轮咬合的传动锥齿轮,在所述U型驱动框架驱使轴一旋转带动传动轴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未经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6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