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剥皮用防过剥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6725.4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平芬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奥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1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剥皮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缆剥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缆剥皮用防过剥保护装置,包括外壳、输送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外壳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外壳的中部内壁设置有切割机构,输送机构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外侧活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外侧固定连接有推送齿环,切割机构包括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外侧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该电缆剥皮用防过剥保护装置,通过微型电机带动剪切齿环运动,剪切齿环带动凸块运动,凸块带动斜制压块运动,再通过电磁体一、伸缩杆以及剥皮刀和电磁体二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操作简单半自动化,便于剥皮以及对电缆进行防过剥保护和提高剥线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剥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剥皮用防过剥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在电缆线路升级改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更换电缆,因此会产生很多的废旧电缆,对这些破损的电缆需要进行回收,现有多是采用人工进行剥皮处理,来对电缆进行回收处理。
目前,在废旧电线电缆回收过程中,有的采用人工刀削,有的采用机械进行剥皮,不管是采用人工刀削的方法,还是采用机进行剥皮,都会对电缆的导体造成破环,从而影响电缆的回收利用,并且人工剥皮容易造成手部误伤,大大的影响剥皮效率。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缆剥皮用防过剥保护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剥皮用防过剥保护装置,具备操作简单半自动化,便于剥皮以及对电缆进行防过剥保护和提高剥线效率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设备和人工剥线效率低以及容易损坏电缆导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操作简单半自动话,便于剥皮以及对电缆进行防过剥保护和提高剥线效率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剥皮用防过剥保护装置,包括外壳、输送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外壳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外壳的中部内壁设置有切割机构;
输送机构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外侧活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外侧固定连接有推送齿环;
切割机构包括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外侧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中部内壁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中部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环外侧活动连接有剪切齿环,所述剪切齿环内侧开设有凸块,所述外壳外侧固定连接有进线架,所述固定环内侧固定连接有刀座,所述刀座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体一,所述固定环外侧活动连接有斜制压块,所述固定环内壁固定连接有触发触点;
所述斜制压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一,所述刀座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弹簧,所述伸缩杆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体二,所述伸缩杆外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刀座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磁制卡块,所述磁制卡块外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二,所述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剥皮刀。
优选的,所述定位轴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外壳的外侧且定位轴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贯穿的转轴且转轴外侧套接有弹簧,通过调节支架使得推送齿环相互之间靠拢并对已经被剖切的电缆进行输送,其中定位轴中部的转轴主要起到调节支架角度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尺寸小于推送齿环的尺寸且驱动电机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推送齿环转动,从而使推送齿环外侧的齿牙转动对电缆进行输送。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的尺寸小于外壳的尺寸且微型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且齿轮与剪切齿环外侧的齿牙啮合,通过微型电机带动剪切齿环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凸块对斜制压块进行挤压,从而来触发电磁体一,使电磁体一通电产生磁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奥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奥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67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不燃烧烟用功能性挡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白酒品牌鉴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