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存量生活垃圾筛上轻质物摩擦干洗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47195.5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1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寿文琪;陈轶凡;高林燕;苏子龙;赵由才;周涛;朱俊伟;杨智力;薛王峰;李平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30 | 分类号: | B09B3/30;B09B3/40;B09B10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施婷婷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量 生活 垃圾 筛上轻质物 摩擦 干洗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存量生活垃圾筛上轻质物摩擦干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旋转滚筒、中心传动振打及热风烘干系统、进出料系统、尾气收集及布袋除尘系统;旋转滚筒的进口高于出口倾斜设置,旋转滚筒表面设置筛孔,中心轴线上设有中心传动振打及热风烘干系统;
中心传动振打及热风烘干系统的主体为作为热风通道的中空轴体,中空轴体上遍布热风气孔和振打棒;进出料系统包括进料管道、出料管道、槽型灰斗、旋转启闭器,旋转滚筒的下方设有槽型灰斗,槽型灰斗下方设置收集灰尘通道用以运输筛下的小粒径颗粒残渣;尾气收集及布袋除尘系统包括包围在旋转滚筒外侧的密封型集气罩,密封型集气罩上的排气口连接有风机、布袋除尘器,实现出气的收集、除尘和排空;
所述中空轴体上的振打棒前疏后密设置以及热风气孔前密后疏设置,热风气孔的上方设有风帽,中空轴体和所述旋转滚筒二者反向转动,旋转滚筒内壁上设有突起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量生活垃圾筛上轻质物摩擦干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棒沿旋转滚筒径向固定在中空轴体上,振打棒之间的中心行距设为50mm~250mm,周均匀分布4~12根,振打棒的高度为中空轴体外壁至旋转滚筒内壁间距离的50%~80%,直径设为25mm~50mm;热风气孔的孔径设为4mm~16mm,中心行距设为10mm~4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量生活垃圾筛上轻质物摩擦干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棒按照下述二选一前疏后密设置:(1)中心轴体上进料前端的振打棒和进料后端的振打棒的中心行距和圆周分布各自保持恒定,进料前端的振打棒中心行距大于进料后端的振打棒的中心行距,进料前端的振打棒的圆周分布个数小于进料后端的振打棒的圆周分布个数;(2)振打棒的中心行距从进料端到出料端等差递减,而振打棒的圆周分布个数从进料端到出料端逐渐增加;
所述热风气孔按照下述二选一前密后疏设置:(1)中心轴体进料前端的热风气孔和进料后端的热风气孔中心行距和圆周分布孔数分别保持恒定,进料前端的热风气孔中心行距小于进料后端的热风气孔中心行距,进料前端的热风气孔圆周分布孔数大于进料后端的热风气孔圆周分布孔数;(2)热风气孔的中心行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等差递增,而热风气孔的圆周分布孔数从进料端到出料端逐渐减少;
热风气孔位置一旦与振打棒位置重合则取消该重合的热风气孔的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量生活垃圾筛上轻质物摩擦干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块焊接在旋转滚筒内壁,突起块设为上小下大的台状结构或上大下小的倒台结构,突起块的顶截面可为圆形、梅花形或正多边形。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存量生活垃圾筛上轻质物摩擦干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传动振打及热风烘干系统还包括风机、与中空轴体外部依次连接的球体旋转接头、小段导气管道、法兰和长导气管道。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存量生活垃圾筛上轻质物摩擦干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依次设有螺旋输送器和旋转启闭器,出料管道依次设有螺旋输送器和旋转启闭器,收集灰尘通道依次设有螺旋输送器和旋转启闭器,出料管道、收集灰尘通道的末端设有传送带;进料管道位于旋转滚筒上半侧,进料管道的底截面与旋转滚筒入口齐平,出料管道前端插入旋转滚筒50mm~100mm,底部距旋转滚筒底部200mm~400mm;槽型灰斗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型灰斗,槽型灰斗的侧壁倾斜角设为45°~6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存量生活垃圾筛上轻质物摩擦干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型集气罩以槽型灰斗为底座,向上设置形成包围旋转滚筒的封闭壳体,密封型集气罩的罩顶比旋转滚筒的顶高100mm~200mm;密封型集气罩与中空轴体的连接处设置动密封结构,进料管道、出料管道和收集灰尘通道穿出集气罩,出料口设置旋转启闭器保证密封型集气罩内的气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71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插式声屏障
- 下一篇:一种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化聚苯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