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沥青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48126.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4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行;龚兴宇;刘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57/02 | 分类号: | C09J157/02;C09J109/06;C09J109/00;C09J123/08;C09J7/25;C09J7/30;C09J11/04;C09J11/08;E04B1/66;E02D31/02;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高分子 防水 卷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非沥青基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领域,公开了一种非沥青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非沥青基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胶的步骤和制备非沥青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步骤。本发明的非沥青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耐水性,经过长期水泡后,粘结性能不降低,解决了普通自粘卷材遇水不粘结或粘结力急剧下降的通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沥青基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沥青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自粘防水卷材市场需求急增,建设领域对自粘类防水卷材的需求增长较快。
高分子胶膜类自粘型材料被大量用于地铁、地下空间、南水北调工程及种植等工程。
自粘防水卷材在施工时无需加热,尤其是湿铺法施工的自粘卷材无需基层处理剂,施工更快捷,是近些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种防水卷材。
现有防水市场上的自粘防水卷材主要分为沥青基与非沥青基两种产品。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在低温条件下粘结性能较差;而一般的非沥青基防水卷材耐候性和耐水性差,同时还存在基材与高分子自粘胶容易分离的现象,卷材在经过热老化后剥离现象更加明显。
CN108641628A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用非沥青自粘胶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5/C9共聚树脂10~25%、聚异丁烯(PIB)2~14%、环烷基橡胶油10~25%、SIS橡胶2~12%、丁苯橡胶3~14%、填料15~35%、颜料0.5~2.5%、助剂4~6%。该配方中强调了PIB和C5/C9共聚树脂的选择保证了卷材在耐水、耐热老化、耐腐蚀、耐紫外线性能更加优异;同时配方中还使用了高异戊二烯含量的SIS和高胶含量的丁苯橡胶可以保证卷材具有更强的粘结力。该现有技术中必须应用的C5/C9共聚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但是应用成本高,并且,该配方的应用导致必须采用涂布工艺进行生产,进而导致具有生产效率降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在生产成本低且生产效率高的前提下得到兼顾优异的耐候性、耐水性和环保性的非沥青基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非沥青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1)制备非沥青基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胶
(a1)将组合A中的各组分进行加热预处理,得到温度不低于160℃的物料I;所述组合A中含有C9石油树脂和橡胶填充油;
(a2)在搅拌下,将组合B中的各组分与所述物料I进行第一混合,得到作为物料II的预聚胶;所述组合B中含有橡胶组合和氧化聚乙烯蜡,且所述橡胶组合为含量重量比为1-2.5:0.5-2:0.5-1.7:1的SBS橡胶、SIS橡胶、丁苯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的组合;
(a3)在搅拌下,将所述物料II与组分C中的各组分进行第二混合,得到非沥青基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胶;所述组分C中含有颜料和填料;
以组合A、组合B和组合C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C9石油树脂的含量为15-30wt%;所述橡胶填充油的含量为25-30wt%;所述橡胶组合的含量为14-23wt%;所述氧化聚乙烯蜡的含量为3-5wt%;所述颜料的含量为2-5wt%;所述填料的含量为20-40wt%;
(2)制备非沥青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
(b1)将在线反应釜中的所述非沥青基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胶放料至对辊间,以及应用上下表面膜对辊挤压成型,得到成型的卷材;
(b2)将所述成型的卷材依次进行冷却、卷材展平、在线储存和收卷。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由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非沥青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8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