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动式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9626.1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0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 | 分类号: | H01H5/00;H01H3/22;H01H3/24;H01H3/32;H01H9/02;H01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曾 |
地址: | 5231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动式 开关 | ||
一种快动式开关单元,包括:开关壳体;配置成通过开关壳体中的孔口进行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可按压移动的致动器柱塞;与致动器柱塞可操作地连接的快动开关组件,该组件对致动器柱塞的可按压移动是响应性的,以实现至少一个可移动触点相对于至少一个固定触点在常开和常闭位置之间的快动式移动,以便实现电力的切换;以及与致动器柱塞可操作地连接的信号传递组件,该组件对致动器柱塞的可按压移动是响应性的,以实现信号传递组件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导电元件相对于信号传递组件的至少一个固定导电元件在多个不同电接触点配置之间的移动,由此,能够通过参考信号传递组件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导电元件的上述移动来改变电气设备的操作特性。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要求于2021年2月5日提交香港知识产权署的申请号为320210249290、名称为“A SNAP-ACTION TYPE SWITCH(快动式开关)”的香港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公开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快动式开关,具体涉及微型快动式开关。
背景技术
微型快动式开关,通常也被称为“微动开关(micro-switch)”,是一种包括致动器构件诸如可按压的柱塞或按钮的电开关,该致动器构件需要相对较小的力来对它进行致动。对柱塞的致动引起开关的电触点在常开位置与常闭位置之间进行快动式或偏心式移动。这种开关大小紧凑并且由于其在柱塞的特定和可重复位置处进行切换的可靠性通常用于精密控制应用。
在需要可变的速度/转矩控制信号传递和电流切换功能的某些应用中,诸如在电动工具中,现有的做法是以堆叠的方式将两个这种标准大小的快动开关安装在一起,每个快动开关都可以响应于触发器的挤压通过它们各自独立的致动器柱塞的线性移动而被单独致动,以分别实现可变速度/转矩信号传递和电流切换。然而,存在与这种传统方法相关联的若干问题。第一,堆叠的快动开关的所得配置是相对庞大的配置并且导致相对紧凑的电动工具壳体(特别地如果它是手持式工具)的空间利用率差。第二,由于堆叠布置的大小和笨重性,将两个安装好的快动开关组装和安装到PCB上涉及更大的组装/安装复杂性。第三,由于堆叠的快动开关由它们各自独立的致动器柱塞单独致动,因此堆叠的微动开关的操作往往同步性较差,同步性是电动工具中的使用的关键要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寻求缓解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公开可以涉及若干种广泛形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本文所描述的不同广泛形式的一种或任何组合。
在一种广义的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与电气设备一起使用的快动式开关单元,包括:
开关壳体;
致动器柱塞,其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开关壳体中的孔口进行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可按压移动,在第一位置,柱塞可以通过孔口相对于开关壳体向外延伸,在第二位置,致动器柱塞可以通过孔口相对于开关壳体向内回缩;
快动开关组件,其可以与致动器柱塞可操作地连接,所述快动组件可以对所述致动器柱塞的可按压移动是响应性的,从而实现至少一个可移动触点相对于至少一个固定触点在常开与常闭位置之间的快动式移动,以便通过快动开关组件实现电力的切换;以及
信号传递组件,其可以与所述致动器柱塞可操作地连接,所述信号传递组件可以对所述致动器柱塞的可按压移动是响应性的,从而实现信号传递组件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导电元件相对于信号传递组件的至少一个固定导电元件在多个不同电接触点配置之间的移动,由此,能够通过参考至少一个可移动导电元件相对于至少一个固定导电元件在不同电触点配置之间的移动来改变电气设备的操作特性。
可选地,电气设备的能够被改变的操作特性可以包括电气设备的电动机的速度或转矩。
还可选地,电气设备的能够被改变的操作特性可以包括电气设备的电子显示器、发光装置和发声装置中的至少一者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丰电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9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