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网数据回传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0049.8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3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李仕镇;翁斌;林振华;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美安(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6 | 分类号: | H04L67/06;H04L67/1074;H04L47/12;H04L9/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剑兵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方法 存储 介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跨网数据回传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送端获取待上传的原始文件的文件标识;发送端将所述待上传的原始文件按照预设的分割规则,分割成多个数据块,对每个数据块按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及记录每个数据块的大小;发送端初始化数据块上传任务,接收返回的上传标识;发送端按照预设的发送规则依次发送各个数据块以及数据块编号、数据块大小、上传标识和文件标识到接收端。本方案避免在跨网传输大文件的时候,可能出现网络错误而导致传输断开,网络体验效果差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网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网数据回传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
背景技术
跨网数据传输是指在不同的局域网内,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局域网的传输。跨境数据传输是典型的跨网数据传输,是跨过国家边界的数据传输。跨境跨网数据传输具有低带宽、大时延的情况。这是因为跨境跨网数据传输一般是通过两个国家之间的主干网进行传输,主干网承载两个国家之间大量的数据交互,网络拥堵情况十分严重,分摊到每个传输链接的带宽则较低。而造成跨国网络数据传输大时延的原因主要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物理距离远,距离越远,延迟越高。而且跨国带宽是国际带宽,其路由所走的线路可能存在绕行,绕行距离越远,延迟越高,网络速度越慢。
这样在跨网传输大文件的时候,则可能出现网络错误而导致传输断开,网络体验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跨网数据回传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解决在跨网传输大文件的时候,则可能出现网络错误而导致传输断开,网络体验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网数据回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端获取待上传的原始文件的文件标识;
发送端将所述待上传的原始文件按照预设的分割规则,分割成多个数据块,对每个数据块按照顺序进行编号以及记录每个数据块的大小;
发送端初始化数据块上传任务,接收返回的上传标识;
发送端按照预设的发送规则依次发送各个数据块以及数据块编号、数据块大小、上传标识和文件标识到接收端;
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各个数据块、数据块编号、数据块大小、上传标识和文件标识,判断数据块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则发送补发信息到发送端,发送端接收到补发信息后对补发信息中的数据块进行补发;
如果完整,则接收端进行数据块合成得到原始文件。
进一步地,发送端在进行分割前还包括步骤:
发送端检测当前网络带宽,根据预设的最大数据块大小与网络带宽的关系,得到当前网络带宽对应的最大数据块大小,发送端分割出的数据块大小小于得到的最大数据块大小。
进一步地,发送端在进行分割前还包括步骤:
发送端检测当前网络丢包率,根据预设的数据块大小区间与网络丢包率的关系,得到当前网络丢包率对应的数据块大小区间,发送端分割出的数据块大小处在得到的数据块大小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补发信息包含需要补发数据块中已接收的数据大小,发送端根据补发信息中的数据大小补发数据块剩下的未接收的数据。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发送端将每个数据块连同数据块编号、数据块大小、上传标识和文件标识打包成一个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包含一个数据块、数据块编号、数据块大小、上传标识和文件标识,发送端依次发送数据包到接收端,接收端解析数据包后得到数据块编号、数据块大小、上传标识和文件标识。
进一步地,发送端对数据块进行打包后还包括对数据块进行压缩成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美安(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格美安(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0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