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施工区域运行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52058.0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2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峰;张家铭;李书鹏;郭丽莉;韦云霄;张维琦;阎思诺;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40 | 分类号: | G06V20/40;G06V20/52;G06V40/10;G06V40/16;G08B21/18;G08B31/00;H04N7/18;G06Q10/06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穆瑞丹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施工 区域 运行 监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施工区域运行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人员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第一相关数据,车辆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第二相关数据,管控工艺单元感知模块,用于获取施工过程产生的第三相关数据,环境感知模块,用于获取施工区环境的第四相关数据,分析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相关数据、第二相关数据、第三相关数据、第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处理结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各个模块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能够对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施工区域各运行模块进行及时的判断分析,进一步的,便于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快速响应,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施工区域的长期有效运行及数据积累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施工区域运行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因场地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均处于地下,无论采取何种修复及风险管控技术都需要采取监测手段以实现低碳、高效的精准修复,从而保证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稳定顺利运行。目前,对污染场地施工区域进行监测数据采集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包括在线监测、人工监测和人工巡查。但现有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仍主要采用人工监测和巡查的方式,存在着人力成本高、监测效率低、数据整理慢、突发响应措施滞后等问题,无法快速、及时判定修复工程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响应。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以人工监测为主的监测方式、无法快速、及时判定修复工程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响应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施工区域运行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施工区域运行监测装置,包括:人员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第一相关数据,所述第一相关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及位置信息;车辆感知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第二相关数据,所述第二相关数据用于表征所述目标车辆的行驶信息;管控工艺单元感知模块,用于获取施工过程产生的第三相关数据,所述第三相关数据用于表征所述施工过程的工艺参数;环境感知模块,用于获取施工区环境的第四相关数据,所述第四相关数据用于表征所述施工区环境的环境监测信息;分析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相关数据、第二相关数据、第三相关数据、第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处理结果。
可选地,所述分析预警模块,包括:数据分析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第一相关数据、第二相关数据是否处于对应的预设时间范围、区域范围内,如果所述第一相关数据、第二相关数据中至少之一未处于对应的预设时间范围、区域范围内,则生成第一预警信息;分析所述第三相关数据、第四相关数据是否处于对应的预设数据阈值内,如果所述第三相关数据、第四相关数据中至少之一未处于对应的预设数据阈值内,则生成第二预警信息;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预警信息和/或第二预警信息发送至终端。
可选地,所述人员感知模块,包括:特征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身份认证信息;人员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
可选地,所述车辆感知模块,包括:车辆清洗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记录所述目标车辆清洁信息。
可选地,所述分析预警模块还用于基于预设阈值建立参考数据集合;基于所述第一相关数据、第二相关数据、第三相关数据、第四相关数据以及所述参考数据集合判断是否进行预警提示,若所述第一相关数据、第二相关数据、第三相关数据、第四相关数据不在所述参考集合范围内,则发送预警提示;若所述第一相关数据、第二相关数据、第三相关数据、第四相关数据在所述参考集合范围内,则发送对应监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20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键合无氧铜丝的表面纳米钯层浸镀工艺
- 下一篇:数据核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