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吞噬素在用于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3242.7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丹;初明;黄佳浩;李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07 | 分类号: | A61K38/07;A61K35/26;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吞噬 用于 制备 治疗 新型 冠状 病毒感染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促吞噬素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证明了促吞噬素可通过抑制COVID‑19与其受体ACE‑2以及NRP‑1的结合,从而抑制COVID‑19对细胞的感染,可用于制备抗COVID‑19感染的药物;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为COVID‑19进行药物筛选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该方法可针对目标位点对待选药物的药效进行全面、精准的预测和评估,极大的推动了新冠药物的研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更为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促吞噬素(Tuftsin)在用于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病毒)感染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持续蔓延,感染人数和因病死亡人数持续增加。根据《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发现,我们已经知道,Covid-19病毒能利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男性对COVID-19的易感性可以通过这种酶在其体内的大量存在来解释。但是,根据两项新研究,该病毒正在使用新的“大门”进入人体,这种新路径可以让病毒直接进入包括大脑在内的各种组织。这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名为神经纤毛蛋白(NRP1)。因此,由于COVID-19病毒可通过刺突(S)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神经纤毛蛋白-1(NRP-1)等分子结合,感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即使完成了全程疫苗接种,在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中和抗体含量也非常有限,难以完全阻止病毒的局部感染。因此,寻找有效预防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是解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威胁的重要方向。
脾氨肽口服溶液是塔夫茨大学在健康牛脾脏中发现的一种低分子量天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免疫促进与调节功能,在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均有类似品种上市销售,用于改善免疫力和防治病毒感染。经检测和免疫学研究表明,脾脏提取物中的主要免疫活性成分包括促吞噬素、脾防御素等在内的多种小分子活性多肽。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促吞噬素(Tuftsin),又名塔夫素,是一种具有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等多种免疫学活性作用的四肽,能够刺激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提高促吞噬能力,具有抗感染和抗肿瘤等作用。然而目前尚无关于该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治疗作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促吞噬素在治疗COVID-19病毒感染中的治疗作用。具体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促吞噬素在制备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促吞噬素在用于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促吞噬素在用于制备抗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病毒是以ACE-2和/或NRP-1作为结合受体进而感染机体的病毒抗原。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脾氨肽组合物在用于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脾氨肽组合物含有促吞噬素。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脾氨肽组合物在用于制备抗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病毒是以ACE-2和/或NRP-1作为结合受体进而感染机体的病毒抗原,所述脾氨肽组合物含有促吞噬素。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进步:
1.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促吞噬素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证明了促吞噬素可通过抑制COVID-19与其受体ACE-2以及NRP-1的结合,从而抑制COVID-19对细胞的感染;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COVID-19进行药物筛选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该方法可针对目标位点对待选药物的药效进行全面、精准的预测和评估,极大的推动了新冠药物的研发。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促吞噬素二维和三维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3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