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5409.3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4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陈宏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视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知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0 | 代理人: | 王玉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混输型 kvm 集成 控制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背侧设置有若干交换接口;承载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遮盖所述交换接口的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防护罩、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风琴罩、滑动式装配于所述控制器本体且连接于所述风琴罩的活动罩、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活动罩的第二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适配于线材的卡合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驱动所述上对位组件上下活动的驱动机构。通过上述设置,具有密封性高,灰尘和潮气不易进入,同时能够保护线材不被拉扯损坏。使得控制器具有密封性高、灰尘和潮气不易进入的优点,同时能够保护线材不被拉扯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
背景技术
KVM以多主机切换技术为依据,借助一组键盘或鼠标和显示器完成多台服务器之间的切换,进而节省空间,降低成本,使得管理更为简易方便,以提升工作效率,该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应用十分广泛,首先,在整个机房管理中,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的控制方式,而采用了一对多的管理方式,有利于节省空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主机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而且具备了长距离的传输能力,在与远程用户相连接时,安全性能得到良好的保证;在服务器较多的情况下,通过数字交换机与其他服务器相连,并能与远程相连,可同时对本地和远程进行控制。在一些大型系统的解决方案中,可使用具有模拟交换机矩阵功能的大型模块系统,能够满足终端用户同时对上百台甚至更多服务器的访问,进而实现从中心点通过 KVM系统对各地的服务器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控制平台来说最怕的大概就是灰尘。传统的KVM控制平台都是长期高频率使用的,如果有积灰情况,需要清除灰尘的交换接口众多,导致非常耗时不便,有潮气还会导致接头生锈,另外线材在受到拉扯时还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具有密封性高、灰尘和潮气不易进入的优点,同时能够保护线材不被拉扯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号混输型KVM集成控制器,包括:
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背侧设置有若干交换接口;
承载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遮盖所述交换接口的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防护罩、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的风琴罩、滑动式装配于所述控制器本体且连接于所述风琴罩的活动罩、设置于所述防护罩的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活动罩的第二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适配于线材的卡合机构;
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对位组件、滑动式装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且和下对位组件卡合并能够供线材穿过的上对位组件;
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用于遮挡所述卡合机构之间孔隙的填充组件,所述填充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活动遮罩、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插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遮罩且适配于所述插槽的插板;以及,
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本体用于驱动所述上对位组件上下活动的驱动机构。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接头插入交换接口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位于第二连接板的上对位组件向防护罩方向运动,与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下对位组件贴合,接头后的线材穿过贴合的上对位组件和下对位组件并被固定,活动罩拉伸风琴罩并向防护罩方向滑动,同时活动遮罩向防护罩方向运动,活动遮罩上的插板插接进入第一连接板上的插槽,形成对交换器本体的完整密封,防止灰尘或潮气等侵入造成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对位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罩体、开设于所述下罩体且适配于线材的下线槽、横向开设于所述下罩体的密封槽,所述下罩体的宽度适配于相邻所述活动遮罩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视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视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5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