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薄带六辊连续温轧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6362.2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7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田军;屠涛;张婷;郭冲;曾凡宏;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镁高镁诺奖(铜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2 | 分类号: | B21B1/32;B21B3/00;B21B13/02;B21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张力波 |
地址: | 727031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薄带六辊 连续 技术 | ||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薄带轧制技术方法,所述轧制技术包括板材预热,反复轧制,制卷过程,最终成品厚度0.01~0.5mm厚的镁合金薄带卷;通过本发明可以在镁合金薄带轧制过程中稳定维持轧制区间温度,保证产品质量;高刚度品字形六辊布置,可以实现0.01~0.5mm厚的镁合金薄带生产,而且本发明实现了连续轧制过程,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薄带轧制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良好的比强度等性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化工、火箭等工业部门。
变形镁合金板材在电子,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镁合金板材的应用仍受到很大的限制,其产量和用量均远不及钢铁及铝,铜等有色金属。制约镁合金板材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大部分镁合金的室温塑性变形能力较差,且轧制板材中存在严重的各向异性;二是镁合金板材制备工艺不够成熟,力学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目前常用的镁合金加工方法为挤压成型法和轧制成型法。虽然国内外挤压镁板的生产工艺已相对成熟且成本不高,但由于受挤压生产设备等限制,挤压成型法生产出的镁板宽度小于600mm且厚度大于2mm,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轧制成型法生产出的镁板突破了板材宽度和厚度的限制,但是轧制镁板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需要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轧制温度。由于镁合金热加工温度范围较窄,且镁合金体积热容较小、传热系数较大,升温和降温速度都比较快(这种现象在镁合金薄带中更为明显),导致镁合金薄带在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等缺陷,降低了成品率,因此控制镁合金薄带轧制过程中板材温度也是工程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制作镁合金薄带,通常需要经过熔炼-机加工-热加工(粗轧)-精轧的过程,首先将镁合金薄板所需原材料通过熔炉熔炼,后通过铸造生产镁合金铸锭。然后将铸锭进行锯切、铣削等机加工操作,得到轧制坯料。通过反复带温大变形量热轧制,将轧制坯料轧制成能够用于镁合金薄板生产用的粗轧镁合金板带,最后进行精轧,将镁合金板带轧制成所需厚度规格的薄带,其中,精轧过程在镁合金薄带成型过程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由于镁合金属于难变形金属,薄板需要经过多道次小变形量轧制,控制单道次变形量精度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薄带六辊连续温轧技术,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镁合金薄带六辊连续温轧技术,通过精准控制轧制过程中镁合金板材温度区间,降低镁合金薄带在轧制过程中出现裂纹等缺陷的可能性、提高热加工效率和成品质量,搭配高刚度的六辊结构布置形式,能够生产厚度0.01~0.5mm、宽幅100~150mm的镁合金薄板。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镁合金薄带六辊连续温轧技术,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将热加工(粗轧)中得到的粗轧镁合金板带放置于卷板机上,首先通过预热板,预热板将镁合金板快速加热升温,随后被六辊温轧机咬入进行第一道次轧制,从六辊温扎机出来后通过对侧预热板,对侧预热板持续加热保温,维持轧制区温度,从对侧预热板出来的镁合金薄板由对侧卷板机卷成镁合金卷,第一道次轧制完毕后,调整辊缝间隙,调整预热板间隙,设备反转运行,由第一道次轧制产生的镁合金卷,从对侧再次送入进行第二道次轧制,以此类推,进行多道次往复轧制工序,每道次轧制根据工艺要求调整压下量和轧制力,最终轧制成厚度为 0.01~0.5mm厚的镁合金薄带。
进一步,所述多个预热板在轧制时共同工作,将镁合金板快速均匀加热至 350℃,使轧制区有一个稳定的温度区间。
更进一步,所述六辊温轧机轧辊为品字形布置,单侧三个轧辊,其中位于内侧的为工作辊,用于直接与镁合金板带接触,位于外侧的为支撑辊,用于支撑工作辊。
更进一步,所述六辊温轧机的工作辊和支撑辊轧辊内部均带有空腔,在轧制作业时循环注入高温油液,使得轧辊表面温度能够稳定达到3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镁高镁诺奖(铜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镁高镁诺奖(铜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6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纤维膜检测用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桥梁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