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花机用上滑轮绳的加工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6852.2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4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敏;花名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奇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灵***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花 用上 滑轮 加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花机用上滑轮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绳体一端卡在定模的模芯上;步骤二:排布固定绳体,使得绳体在每个注塑槽形成直角弯折,相邻注塑槽之间的绳体呈“冂”形排布;步骤三:将动模合在定模上,并向注塑槽内注塑原料;步骤四:一定时间后,脱模并将注塑好的上滑轮绳取出;步骤五:将绳体剪断,使得最后一个固定件与其他固定件分离;步骤六:将分离出的固定件卡在定模的模芯上固定绳体端部,并重复步骤二到步骤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提花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花机用上滑轮绳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中,织物通常有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在织机上,必须实现按照一定的规律将经线交替变化分为上下两层,形成使纬线通过的通道,也就是开口,纬线引入开口后,两层经线根据织物组织法上下交替位置,形成新的经线开口,反复如此,便完成织物的织造过程。经线开口的形成是经线开口选择完成的,是纺织技术中最核心的步骤。经线开口必须适应现代纺织品种多样化和高速生产的需要,而且应当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调节方便和管理统一的特点,同时,需要达到开口清晰、开口形成“剪刀状”、经线摩擦与张力小等要求。
现有的电子提花机中利用电磁阀的吸合提起需要提起的提花针,以达到形成经线开口的目的,同时兼备以上特点。目前常用的选经机构中都带有一个滑轮组,滑轮组的上滑轮绳由固定头1和绳体组成。生产过程中,该固定头需要塑压在绳体上,目前加工一般是将绳子裁剪一段段所需长度的绳体,然后一个个固定在磨具内,需要大量人工,费时费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花机用上滑轮绳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花机用上滑轮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绳体一端卡在定模的模芯上;
步骤二:排布固定绳体,使得绳体在每个注塑槽形成直角弯折,,相邻注塑槽之间的绳体呈“冂”形排布;
步骤三:将动模合在定模上,并向注塑槽内注塑原料;
步骤四:一定时间后,脱模并将注塑好的上滑轮绳取出;
步骤五:将绳体剪断,使得最后一个固定件与其他固定件分离;
步骤六:将分离出的固定件卡在定模的模芯上固定绳体端部,并重复步骤二到步骤五;
本发明在塑压固定件时,只需将绳体一端卡在模芯上,然后绕线排布即可,无需将绳体逐个裁剪固定,减少了工作量,省时省力,且通过第一次加工后的最后一个固定件即可固定绳子端部,便于连续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具体的绳体排布固定步骤为:
步骤a:根据所需上滑轮绳的长度调节定位柱与调节柱之间的间距;
步骤b:将绳体依次绕过注塑槽内的定位柱、设于相邻两注塑槽之间的导向柱、下一个注塑槽内的定位柱及调节柱;
步骤c:重复步骤b,使得每个注塑槽内均排布有绳体。
一种提花机用上滑轮绳的加工装置,包括定模、动模、设有注塑槽的模芯、注塑结构、脱模结构及绳体固定结构,所述绳体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注塑槽内的定位柱、设于相邻两注塑槽之间的导向柱、设于所述定模上的调节板、设于所述调节板上的调节柱及连接所述调节柱与调节板的连接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调节板上的多个滑槽、设于所述调节柱上的第一螺杆、设于所述调节柱上的限位杆及设于所述调节板上的锁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结构包括注塑接头、设于所述注塑接头上的第一连接管、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二连接管、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多个第三连接管及设于所述第三连接管上的注射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奇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奇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6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通风柜集成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现业务功能处理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