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化工尾气废盐制备工业碳酸钠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8922.8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韩正昌;陆春龙;孙浩;胡苏杭;韦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国投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7/30 | 分类号: | C01D7/30;C01D7/22;C01D7/24 |
代理公司: | 盐城领晟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0 | 代理人: | 赵松杰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化工 尾气 制备 工业 碳酸钠 工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化工尾气废盐制备工业碳酸钠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尾气废盐放入一级干燥窑中,通入第一热风,对第一尾气废盐进行烘干;将经过烘干后的第一尾气废盐送入二级裂解窑中,通入第二热风,对第一尾气废盐进行高温氧化,分解第一尾气废盐中的有机物,获得第二尾气废盐;溶解第二尾气废盐,获得第一溶液;向第一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获得第二溶液;对第二溶液进行氧化脱色,获得第三溶液;对第三溶液进行冷冻结晶获得第一晶体;对第一晶体进行蒸发重结晶,获得第二晶体;将第二晶体放入烘干转窑中,向烘干转窑内通入第三热风,对第二晶体进行烘干,获得工业碳酸钠。实现了尾气废盐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危废废盐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尾气废盐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化工尾气废盐制备工业碳酸钠的工艺。
背景技术
在农药、化工、印染、医药等行业会产生大量高有机物废气,经过尾气吸收系统吸收饱和后,母液蒸发出碳酸盐的含盐量均在70%以上,其有机物的浓度也基本都在1000mg/L以上。因此这种副产品是一种危险废弃物。蒸发结晶后产生的副产品盐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部分有机物大多数是有毒有害物质,现有的危险废物名录中直接将此种盐定义为危险废弃物,要按照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标准和费用处理。因此,此种方法产生的副产品盐要承担巨大的为危废处理费用。
无法将副产品盐资源化利用。尾气废盐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其是我国的一种基本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但是产生的危废盐因为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限制了其资源化利用,造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
现有处理工艺本身的不完善。在危废废盐的处理技术中,基本都采用刚性填埋或柔性填埋。但是这种工艺在处理废盐之后并没有后续的处理工艺,只是暂时性的放入至地下,许多年以后仍需要挖出再处置,不符合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实现尾气废盐资源化利用的利用化工尾气废盐制备工业碳酸钠的工艺。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利用化工尾气废盐制备工业碳酸钠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第一尾气废盐放入一级干燥窑中,向一级干燥窑中通入温度为100~150℃的第一热风,对第一尾气废盐进行烘干;
S20:将经过S10烘干后的第一尾气废盐送入二级裂解窑中,向二级裂解窑中通入温度为300~600℃的第二热风,对第一尾气废盐进行高温氧化,分解第一尾气废盐中的有机物,获得第二尾气废盐;
S30:溶解第二尾气废盐,并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滤渣,获得第一溶液;
S40:向第一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获得第二溶液;
S50:对第二溶液进行氧化脱色,获得第三溶液;
S60:对第三溶液进行冷冻结晶获得第一晶体,并分离出第一晶体;
S70:对第一晶体进行蒸发重结晶,获得第二晶体;
S80:将第二晶体放入烘干转窑中,向烘干转窑内通入温度为100~150℃的第三热风,对第二晶体进行烘干,获得工业碳酸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尾气废盐进行高温氧化,去除尾气废盐中的有机物,对尾气废盐进行溶解,去除尾气废盐中的不溶物,对溶液进行结晶并烘干,获得工业碳酸钠,实现了尾气废盐的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利用化工尾气废盐制备工业碳酸钠的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国投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国投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8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