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坝道隐患连续拖曳式地震快速普查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9769.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2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鲁兴林;廖先;周结;胡绪权;吴牧阳;付能翼;徐正玉;王唯;王桂梅;付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璀陆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G01V1/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郑鲲熙 |
地址: | 4026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患 连续 拖曳 地震 快速 普查 探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道隐患连续拖曳式地震快速普查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通过重力检波器在行进过程中同时采集振动噪声数据,连续拖曳行进时重力检波器基座与地面摩擦产生的振动为震源;步骤B:采用共接收点叠加方法从振动噪声数据中提取来自真实近地表地下结构的信息;步骤C:叠加多次探测的数据压制干扰噪声,提高真实信号的能量。本发明突破常规地震数据采集时仅能在检波器静止时采集的硬性要求,充分利用重力检波器行进时基座与硬化路面摩擦时产生的振动信号为噪声源,重力检波器在拖曳行进过程中采集地震信号。将本发明内容应用于坝道隐患的快速普查,可初步圈定隐患的大致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坝道隐患地震探测和工程勘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坝道 隐患连续拖曳式地震快速普查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1.连续拖曳式地震数据采集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工程技术领域地震数据采集主要分为主动源和被动源。主动源方法发展较 早,伴随地震学发展而兴起,从早期地震学应用于工程勘察领域开始就一直推 广应用。为此也研制各类的震源,24磅、48磅大锤、电磁冲击震源(Richter et al., 2018)、机械冲击震源(Yordkayhun et al.,2012)、扫频式的震源、井下机械震源 (Liu et al.,2013)、电火花震源(Casey et al.,2002)等。主动源数据采集方式是 依据设计好的观测系统,布设好地震检波器,在指定的震源位置激发地震波。 主动源方式对场地要求高,检波器布设需要一定的场地空间,单炮激发的成本 较高,数据采集效率较低。山地环境时,采用锥型速度型检波器采集单炮数据 的效率是平均每天24个点,每个点平均激发2次。硬化路面时,采用重力加速 度检波器采集单炮数据的平均效率是0.5km/h。被动源方法数据采集时,对场地 要求低,可布设成线性或者圆形台阵采集噪声数据,但所需的观测时间较长, 每个台阵点的观测时间在10min到30min之间。主动源方法探测精度较高,但 对震源、检波器、探测场地的要求较高。被动源方法探测精度较低,能提供宏 观尺度的信息,对场地要求小,数据采集耗时长。现阶段发展的主动源和被动 源方法适应于坝道隐患的精细勘察,但面对大规模的坝体和道路安全探测的任 务需求,主动源和被动源方法已不适应于快速普查的需求。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连续拖曳式地震数据采集方式,突破常规地震数据采 集时仅能在检波器静止时采集的硬性要求,充分利用重力检波器行进时基座与 硬化路面摩擦时产生的振动信号为噪声源,重力检波器在拖曳行进过程中采集 地震信号。将本发明内容应用于坝道隐患的快速普查,可初步圈定隐患的大致 位置。
2.相关叠加方法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璀陆探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璀陆探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9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公路架桥机及过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