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样本脂质双模式检测质谱芯片、试剂盒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0851.5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4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邬建敏;曲雪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汇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4 | 分类号: | G01N27/64;G06K9/62;G06N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与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50 | 代理人: | 万景旺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样本 双模 检测 芯片 试剂盒 应用 | ||
1.一种基于质谱方法对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进行双模式检测的质谱芯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芯片组合包括至少两种硅纳米芯片,不同的硅纳米芯片表面具有不同的硅纳米结构,所述硅纳结构未经修饰或经不同修饰后作为点样区域分别用于接受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并用于在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下分别进行扫描,进而对同一检测模式下的数据进行筛选,选择峰数量覆盖范围最广的质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一种基于质谱方法对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进行双模式检测的质谱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芯片为表面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硅纳米结构的硅纳米芯片,所述硅纳米结构未经修饰或经不同修饰后作为点样区域分别用于接受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并用于在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下分别进行扫描,进而对同一检测模式下的数据进行筛选,选择峰数量覆盖范围最广的质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芯片组合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谱芯片进行脂质双模式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分别滴加到不同的所述点样区域上,并进行干燥处理;
S2,将所述质谱芯片组合或所述质谱芯片固定于靶托上;
S3,将靶托板送入靶室,并分别在正离子检测模式和负离子检测模式下扫描所述点样区域,得到各个所述点样区域在正离子检测模式和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的质谱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S5,对同一检测模式下的数据进行筛选,选择峰数量覆盖范围最广的质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芯片组合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谱芯片在制备基于质谱方法对癌症生物样本进行双模式检测从而判别所述癌症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5.一种基于质谱方法对癌症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进行双模式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芯片组合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谱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质谱方法的生物样本脂质双模式检测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芯片组合或所述质谱芯片包括第一点样区域和第二点样区域,所述第一点样区域由未经修饰的硅纳米结构组成,用于接收所述癌症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并获得其在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检测数据;所述第二点样区域由金属和聚多巴胺修饰的硅纳米结构组成,用于接收所述癌症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并获得其在正离子模式下的质谱检测数据;所述金属选自Au、Ag、Cu、Pt中的一种。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质谱方法的生物样本脂质双模式检测的试剂盒对癌症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进行双模式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癌症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分别滴加到所述第一点样区域和所述第二点样区域上,并进行干燥处理;
S2’,将处理后的带有所述第一点样区域和所述第二点样区域的质谱芯片组合或质谱芯片固定于靶托上;
S3’,将靶托板送入靶室,并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只扫描第二点样区域;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只扫描第一点样区域,得到脂质质谱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癌症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由以下方法获得:取癌症生物样本向其中加入甲基叔丁基醚/甲醇溶液,涡旋,取上清液,重复两次,并在氮气流下干燥,将沉淀物重悬于异丙醇中,即可得到癌症生物样本脂质提取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质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步骤,具体如下:
1)质谱数据进行基线减法预处理,并筛选出信噪比S/N≥5的峰;
2)将信噪比S/N≥5的选定峰的强度归一化为总离子强度;
3)根据双样本Student's t-test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P0.05且变量投影重要度值1的重要峰信息;
4)用随机森林包进一步筛选出贡献高的峰信息;
5)基于所选数据构建含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判断模型的精确度,并将特征峰信息归属到特征脂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脂质包括磷脂酰乙醇胺(PE)(O-34:2)、磷脂酰乙醇胺(PE)(O-36:3)、磷脂酰乙醇胺(PE)(O-36:2)、磷脂酰乙醇胺(PE)(O-38:5)、磷脂酰乙醇胺(PE)(O-40:8)、磷脂酰肌醇(PI)(34:1)、溶血磷脂酰胆碱(LPC)(20:3)、甘油二酯(DG)(36:4)、胆固醇酯(CE)(18:2)、胆固醇酯(CE)(20:4)、鞘磷脂(SM)(d34:1)、磷脂酰胆碱(PC)(36:4)、三酰甘油(TG)(52:3)和三酰甘油(TG)(5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汇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杭州汇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08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