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2023.5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华;李红娜;赵悠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2 | 分类号: | G01N21/892;G01N21/8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林志鹏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表面 缺陷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极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运动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表面缺陷检测组件、光发生器、光传播组件和光接收及反馈器;所述表面缺陷检测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运动极片接触并相对所述运动极片进行运动,另一端随所述运动极片的表面凹凸状况发生偏转;所述光发生器用于发射检测光束;所述光传播组件固设于所述表面缺陷检测组件的另一端,用于透射或反射所述检测光束;所述光接收及反馈器用于接收所述检测光束,感测所述检测光束的状态变化并进行反馈。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对运动极片上微小的表面缺陷进行有效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极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极片质量的好坏对电池的品质、性能一致性及电池安全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极片表面缺陷对电池安全性的影响尤为明显。
目前主要使用视觉检测装置对极片进行表面缺陷检测,即,先使用CCD(工业摄像头)获取极片表面的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判断极片的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一般地,受限于CCD的分辨率,传统视觉检测装置只能应对露出基体(即存在深坑)、存在连续划痕或者粘附有大块异物杂质等较为明显的表面缺陷,无法有效检测存在微小的凹凸点或者粘附有与极片色差较小的微小异物杂质等不明显的表面缺陷。此外,CCD检测视场较大,检测过程中极片运动速度较快,这也进一步地增加了CCD对极片表面较为微小的凹凸点及微小异物杂质进行全检的难度。
综上,传统视觉检测装置无法对微小的凹凸点和异物杂质实现有效检测。因此,需要对传统视觉检测装置检测能力范围之外的缺陷进行有效检测,以更好地实现极片表面缺陷的全面检测。
本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被包括用于增强本公开内容的背景的理解,且因此可包含不形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当前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方法,能对运动极片上微小的表面缺陷进行有效检测。
为达以上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极片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表面缺陷检测组件、光发生器、光传播组件和光接收及反馈器;
所述表面缺陷检测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运动极片接触并相对所述运动极片进行运动,另一端随所述运动极片的表面凹凸状况发生偏转;
所述光发生器用于发射检测光束;
所述光传播组件固设于所述表面缺陷检测组件的另一端,用于透射或反射所述检测光束;
所述光接收及反馈器用于接收经过所述光传播组件的所述检测光束,感测所述检测光束的状态变化并进行反馈。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运动极片相对设置的固定转轴;
所述表面缺陷检测组件与所述固定转轴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表面缺陷检测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组,每组所述表面缺陷检测组件对应设置一组所述光传播组件;
各所述光传播组件沿所述固定转轴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相邻两组所述光传播组件之间的转动相互独立。
可选的,所述表面缺陷检测组件包括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运动极片的表面接触的探头,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转轴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表面缺陷检测组件与所述运动极片滑动摩擦连接,所述探头与所述运动极片接触的部位为尖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检测光束为单色光。
可选的,所述光传播组件通过透光镜对检测光束进行透射或通过光反射镜对检测光束进行反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2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刀轴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