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腐抗冲击PE复合管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2342.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0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施金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中市长龙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0;C08K3/013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胡丽华 |
地址: | 21229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冲击 pe 复合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腐抗冲击PE复合管制备方法,包括:聚乙烯、色母粒、陶瓷微粒、增容剂、稀土瓷沙、聚烯烃纤维织物以及填料;所述聚乙烯的含量为70~90%,所述色母料的含量为1~2%,所述陶瓷微粒的含量为3~7%,所述增容剂的含量为0.5~0.8%,所述稀土瓷沙的含量为1~3%,所述聚烯烃纤维织物的含量为10~20%,所述润滑剂的含量为1~10%,所述填料的含量为10.5~15%,所述填料的含量为5~20%。本发明提供了防腐抗冲击PE复合管制备方法,对管体的壁厚进行调节生产,在恶劣环境中,管壁的厚度约厚,防腐的程度越高、同时抗冲击的程度也随之增高,并且不同分量的聚烯烃纤维织物和陶瓷微粒的使用,所针对管体的防腐与抗冲击越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复合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腐抗冲击PE复合管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E复合管指的是多层材料复合而成,其中PE材质占主要成分,有钢丝网骨架PE管、双热熔钢塑复合压力管、孔网钢带PE管、内外涂塑钢塑管等,因此PE复合管是复合材料中含有PE材质的管体总称。
在现有的应用中,PE复合管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运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经常用到的PE管,所具有的部分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实际应用时的环境较为复杂,长时间的使用下,管体容易受到管内液体和外界环境的腐蚀作用,导致PE管开裂、不能使用的情况,因此,现有的技术推广增加涂层对 PE管进行改进,例如通过涂层进行喷涂保护管体,这种涂料表干快、附着力强、抗冲击性能优异,防腐蚀性能持久,而且漆膜的厚度可以任意调节,施工方便,最重要的是环保无毒。可应用于海洋腐蚀环境中,对船舶、海底钢结构、施工设施、管道以及隧道等都具有极佳的防护效果,最重要的是该产品可以节约锌矿资源,降低造价,同时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目前开发的防污涂料使用年后仍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其耐候性甚至可以达到巧年以上。而也存在通过多成管体拼合达到抗腐蚀的目的,有认为三层PE防腐层中的PE层既起防腐层的作用,又起增强力学性能的作用,FBE层只是起PE层与金属管体的粘接作用和抗阴极剥离作用。也有的认为,三层PE防腐层的防腐性可以主要依赖FBE层,而PE层主要起机械保护的作用;其理由是PE层在使用时,增强了防腐层的表面抗冲击的力学性能,便于防腐管在运输、施工和埋地时回填,但PE层在温度变化或环境应力的作用下,一旦发生开裂,腐蚀介质就会直接侵蚀钢质管体,依旧存在不便使用的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PE管的使用广泛,因此对防腐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需要加强管体本身的厚度以适用使用和提高抗腐蚀能力,保证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腐抗冲击PE复合管制备方法,提高调整管体本身的厚度以适用使用和提高抗腐蚀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腐抗冲击PE复合管制备方法,包括:聚乙烯、色母粒、陶瓷微粒、增容剂、稀土瓷沙、聚烯烃纤维织物以及填料;所述聚乙烯的含量为70~90%,所述色母料的含量为1~ 2%,所述陶瓷微粒的含量为3~7%,所述增容剂的含量为0.5~0.8%,所述稀土瓷沙的含量为1~3%,所述聚烯烃纤维织物的含量为10~20%,所述润滑剂的含量为1~10%,所述填料的含量为10.5~15%,所述填料的含量为5~20%。
作为优选,管材制备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聚乙烯30~50%,色母料1.2~ 2%,陶瓷微粒2.5~5%,增容剂0.6~0.7%,稀土瓷沙1.5~2%,聚烯烃纤维织物5~10%,润滑剂的含量为1~4%,填料的含量为10.5~13%。
作为优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清洗:将混料机在进入使用之前,在光管垛位或进管台架上用高压水进行人工清,混料机表面的油脂和污垢等附着物;
备料:将上述材料称料并对较大颗粒物打磨成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中市长龙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扬中市长龙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23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