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3809.9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崔宁;刘春水;魏行超;张捷;高磊;蒋兵兵;曹聚杭;杨志彬;陈娟;吕小翔;郑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22 | 分类号: | F16L11/22;F16L3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沈红曼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束 | ||
本发明涉及管束,包括管束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管束本体一端和/或两端的接头组件;所述管束本体包括软质的保护套以及多根软管,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每一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保护套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保护套的所述第二端穿出设置;每一所述软管的一端和/或两端设有与所述接头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该管束可作为钢管与深水预调试模块之间的中枢桥梁,可以实现更大水深的预调试作业及深水预调试作业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油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束。
背景技术
深水海底管道预调试(包括清管测径、试压和排水干燥惰化等)作为新建管道投产前的关键验收指标,预调试作业进展的顺利与否将直接影响油气田的投产情况。深水海底管道预调试作业会使用到水、乙二醇等用于发球、升压、干燥等。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深水预调试方案是使用钢管+软管将介质输送到深水预调试模块,该方案的问题在于软管的管径大、曲率半径大、承压能力差、接头固定不可变等。而这些问题将会很大程度增加施工时间、增加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效率、增加吊装次数及风险,致使深水海管调试无法实现安全可控高效的操作,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管束,作为钢管与深水预调试模块之间的中枢桥梁,满足深水预调试的作业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管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管束,包括管束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管束本体一端和/或两端的接头组件;
所述管束本体包括软质的保护套以及多根软管,所述保护套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每一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保护套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保护套的所述第二端穿出设置;每一所述软管的一端和/或两端设有与所述接头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软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快速接头。
优选地,所述管束本体还包括加强结构;所述多根软管设置于所述加强结构的外周。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包括内套管以及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外周的外套管;
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留设有间隔;
多根所述软管沿所述内套管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内套管中设有定位所述加强结构的第一填充物;
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之间设有定位所述软管的第二填充物。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为绝缘套。
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与所述加强结构的端部卡接。
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一端以与所述管束本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可转动设置的盘体;所述盘体上设有与多根软管的第一连接结构对接的多个接头。
优选地,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体另一端以与外置管体连接的第三连接结构。
实施本发明的管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管束通过设置管束本体,进一步通过设置软质的保护套且多根软管的两端分别从保护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穿出设置,并在每根软管的一端和/或两端设置与接头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从而可提高管束的压力等级以及减小曲率半径,进而可作为钢管与深水预调试模块之间的中枢桥梁,可以实现更大水深的预调试作业及深水预调试作业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该管束具有抗压溃功能,且其具有压力等级高、重量轻、流量大、曲率半径小及末端接头灵活可更换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3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