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霉根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64179.7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2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宾;李海燕;李玉平;晋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海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7/00 | 分类号: | A01G27/00;A01G9/02;A01G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庄博强;郑雷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霉 灌溉系统 | ||
本申请涉及园林建设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霉根灌溉系统,其包括滴水管、安装在滴水管上的喷嘴,以及放置在喷嘴下方的种植盆,可插设在种盆内的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在排水管的对称的两侧周壁上开设有第三排水孔;排水管的一端为敞口,另一端设置有与排水管适配的底板,排水管,以及底板均为伸缩管,排水管的伸缩方向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排水管的轴线,在排水管内设置有操作组件,操作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操作板与第二操作板。本申请具有有效改善植物在浇灌过程中容易出现霉根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园林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霉根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植物的种植方法也发生了改变,将植物栽种在大棚内进行统一的灌溉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关技术中,灌溉系统包括穿插设置在种植箱旁的供水网,在供水网的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口,工作人员将供水网与外界水源连通,水从出水口流出为植物进行浇水。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浇灌过程中,由于土壤的吸水量一定,因此在浇灌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植物霉根,进而引发植物坏死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改善植物在浇灌过程中容易出现霉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霉根灌溉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霉根灌溉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霉根灌溉系统,包括滴水管、安装在滴水管上的喷嘴,以及放置在喷嘴下方的种植盆,可插设在种盆内的排水组件,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在排水管的对称的两侧周壁上开设有第三排水孔;
排水管的一端为敞口,另一端设置有与排水管适配的底板,排水管,以及底板均为伸缩管,排水管的伸缩方向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排水管的轴线,在排水管内设置有操作组件,操作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操作板与第二操作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滴水管与水源连通,水从喷嘴处流入种植盆内,当种植盆内水过多时,为防止植物根系发霉,关闭水源,将操作组件安装在排水管内,然后将排水管插入土壤中,然后将拉动第一操作板与第二操作板,排水管展开,然后收回第一操作板与第二操作板,土壤中多余的水分由于排水管的挤压而使得多余的水分通过第三排水孔进入排水管,工作人员可抽取排水管内的水,从而将土壤中多余的水收集出来。减少土壤中水的含量,进而降低植物出现霉根的可能性。
可选的,在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第四排水孔。
种植盆包括盆体以及与盆体螺纹连接的盆底,在盆体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水孔,在盆底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与第二排水孔交错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水的过程中,第一排水孔与第二排水孔错位设置,当排水管内收集好水后,旋拧盆底,由于盆底与盆体螺纹连接,所以在旋拧的过程中,盆底与盆体之间出现空隙,收集的水由第四排水孔流动至盆体与盆底之间,并通过第一排水孔与第二排水孔排出;该排水过程无需工作人员再次抽取,只需旋拧盆底即可,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在第一操作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框,在第二操作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框适配的堵板,在固定框与堵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框连接,另一端与堵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排水管时,压缩排水管,使排水管的管壁分别与第一操作板的板免于第二操作板的板面贴合,此时弹簧处于松弛状态;在使用排水管时,拉动第一操作板与第二操作板,弹簧拉伸,排水管张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操作板与第二操作板收缩,土壤中的水能够从土壤中流动至排水管内;同时排水管的插入过程中,第一操作板与第二操作板能够封闭第三排水孔,降低在插入过程中,土壤进入排水管内堵塞第三排水孔的可能性。
可选的,在第一操作板的顶端一体成型有第一拉板,在第二操作板的顶端一体成型有第二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海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海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41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