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5252.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7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车宗洲;何鹏;肖称茂;郭锷明;任建国;贺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85;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西田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属于储能材料技术领域。该负极材料包括相互交缠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以及纳米硅,第一骨架为网络结构的Lisubgt;x/subgt;Msubgt;y/subgt;SiOsubgt;4/subgt;材料,第二骨架为网络结构的碳材料;其中,Lisubgt;x/subgt;Msubgt;y/subgt;SiOsubgt;4/subgt;材料基质内或/和表面分布有纳米硅,x、y的取值符合电荷平衡,M包括除Li以外的能够还原硅氧化物的金属元素。该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较佳,结构更加稳定,并具有较低的体积膨胀、较高的导电性、首效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材料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应用最广泛的石墨材料,但由于其理论容量偏低(372mAh/g),难以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硅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4200mAh/g),被认为是新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受到了行业内人员的广泛关注与研究。
但是硅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硅电导率低;此外,硅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变化巨大,易发生粉化、活性物质与集流体失去电接触,甚至进一步从集流体脱落,最终造成循环性能的严重衰减;另外,膨胀导致形成的SEI膜破裂,暴露出新的界面,继续形成新的SEI膜,导致循环之后硅颗粒外层的SEI膜越来越厚,最终阻隔了锂离子的嵌入。
如何更加有效缓解硅体积膨胀,保证硅负极循环稳定性,获得较低体积膨胀、较高首效、长循环寿命的硅负极材料,是当前锂电池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热点。
将石墨和硅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硅碳复合材料通常是碳层内包覆硅,降低了硅碳复合材料的首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包括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能够在改善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的同时,提高其首效和循环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相互交缠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以及纳米硅,第一骨架为网络结构的LixMySiO4材料,第二骨架为网络结构的碳材料;其中,LixMySiO4材料基质内或/和表面分布有纳米硅,x、y的取值符合电荷平衡,M包括除Li以外的能够还原硅氧化物的金属元素。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碳材料还分布在LixMySiO4材料的外表面,形成包覆碳层;
或/和,包覆碳层的厚度为5nm-80nm;
或/和,负极材料满足以下条件(1)-(8)中的至少一个:
(1)LixMySiO4材料中,2≤x≤3.4,0.4≤y≤1;
(2)M包括Mg或/和Al;
(3)纳米硅的粒径为5nm-200nm;
(4)碳材料包括软碳、硬碳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5)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m2/g-3m2/g;
(6)负极材料的形状为球状颗粒,负极材料的颗粒平均粒径D50为5μm-30μm;
(7)碳材料的骨架直径为10nm-500nm;
(8)LixMySiO4材料的骨架直径为10nm-4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5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