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5495.6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9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娜;袁媛;杨阳;李锦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琳娜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陈卿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留置 针防压 护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静脉留置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包括留置针主体,留置针主体上设置有固定防压盖,固定防压盖设置有活动防压盖,活动防压盖上安装有旋转组件和滑动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杆套和短杆将正压接头和第二三通管固定在活动防压盖的下方,不需要输液时通过控制旋钮使连接杆插入连接套内,活动防压盖和固定防压盖之间已固定,固定防压盖和活动防压盖就能够对整个留置针进行防压护理,需要输液时通过控制旋钮使连接杆与连接套脱离,将活动防压盖翻转到固定防压盖的上方,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相吸附且正压接头与第二三通管完全暴露出来,方便进行输液,既能够对留置针进行防压护理同时也便于进行输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脉留置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最初设计初衷是为了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后来也多应用于需要长时间进行静脉注射的患者,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能够避免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每次都需要对患者静脉进行穿刺。
留置针在使用时一般是通过金属刺针带着软导管刺入患者小臂静脉内,之后将刺针和持针柄拔出,然后通过透明敷胶带将留置针带有软导管的部分包覆固定在小臂上,延长管连接有正压接头,正压接头上连接有能够与输液瓶连通的三通管。
因为正压接头上的三通管需要每天与输液瓶连通,所以延长管和正压接头不能够包覆在患者小臂上,而是通过医用胶带将延长管和正压接头粘在患者小臂上,但是因为留置针需要长时间附着在小臂上,患者在不需要输液时,患者的自主活动或休息时无意识翻动都可能会压迫留置针,对留置针造成一定的损坏,更有可能会使与输液瓶连接的三通管上的端帽脱落,增加了患者被感染的风险,而现有技术中虽有能够对整个留置针进行防压的护理装置,但是在需要输液时却增加了三通管与输液瓶连接的繁琐程度,因此需要一种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留置针防压护理装置,包括留置针主体,所述留置针主体的一端连接有导管,所述留置针主体上设置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一端连接有正压接头,所述正压接头上设置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留置针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留置针主体进行防压保护的固定防压盖,所述固定防压盖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正压接头和第二三通管连接的活动防压盖,所述正压接头和第二三通管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活动防压盖连接的短杆,所述活动防压盖上安装有用于改变活动防压盖与固定防压盖之间连接关系的旋转组件和滑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防压盖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用于与患者手臂贴合的贴合软板,所述活动防压盖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与短杆配合的杆套,所述短杆安装在杆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盘和旋钮,所述旋钮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活动防压盖连接的转动杆,所述活动防压盖的上表面加工有用于与转动杆配合的转动孔,所述转动杆安装在转动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与旋钮连接的矩形杆,所述旋钮的上表面加工有用于与矩形杆配合的矩形孔,所述矩形杆安装在矩形孔内,所述转盘处于活动防压盖的下方,所述旋钮处于活动防压盖的上方,所述转盘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滑动组件连接的活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拱形板和连接杆,所述拱形板的上表面加工有用于与活动杆配合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杆安装在活动槽内,所述拱形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连接有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防压盖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杆配合的连接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活动防压盖贴合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用于与拱形板连接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防压盖的正面和背面均加工有用于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安装在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琳娜,未经张琳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5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